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框架结构
专利名称: 框架结构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框架结构,不压溃框架就能够使铸入并接合的部位防脱、止转。在一个管架(62)的末端部(62a)固定于另一个管架(61)的外周的框架结构中,在一个管架(62)的内侧设置有盖部件(80),一个管架(62)在一个管架(62)的末端(62b)与盖部件(80)之间的位置处具备多个开口部(62c),该一个管架(62)的末端(62b)接近另一个管架(61),一个管架(62)与另一个管架(61)被以覆盖开口部(62c)的方式包铸。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日本;JP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川谷慎治;八木泽胜一;藤井秀纪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2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0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562291.8
公开号: CN109969317A
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欧阳柳青;黄纶伟
分类号: B62K19/18(2006.01);B;B62;B62K;B62K19
申请人地址: 日本东京都
主权项: 1.一种框架结构,在该框架结构中,一个管架(62)的末端部(62a)固定于另一个管架(61)的外周, 所述框架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管架(62)的内侧设置有盖部件(80、180、280、380),所述一个管架(62)在所述一个管架(62)的末端(62b)与所述盖部件(80、180、280、380)之间的位置处具备多个开口部(62c),该一个管架(62)的末端(62b)接近另一个管架(61),一个管架(62)与另一个管架(61)被以覆盖该开口部(62c)的方式包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另一个管架(61)的内侧配置有支承管(90),使得所述另一个管架(61)的接合部(71)成为双重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管(90)与所述另一个管架(61)配合并凿紧,由此固定于所述另一个管架(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180、280、380)具备沿着所述一个管架(62)的内侧面延伸的壁部(1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182)在与所述一个管架(62)的所述开口部(62c)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开口(18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280)具备凿紧部(182b),所述凿紧部(182b)借助所述壁部(182)通过凿紧而与所述一个管架(62)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凿紧部(182b)位于所述一个管架(62)的所述开口部(62c)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壁部(182)设置有缺口部(182c),所述缺口部(182c)避开设置于所述一个管架(62)的所述开口部(62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182)的端部(182e)具备与所述一个管架(62)抵接的扩径部(182d)。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