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及车辆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及车辆,包括转向柱和转向电机,转向柱转动的固定在车架上,转向电机通过齿轮带动转向柱转动,转向柱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摆臂的两端铰接,后轮轴心处设置轮毂电机,在与支撑柱高度匹配的轮毂电机的壳体上分别设置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上分别设置容纳摆臂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轮主动转向装置通过转向电机实现转向柱的转动,转向柱通过摆臂带动后轮转动,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后轮各种角度的转动。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天津;12 |
申请人: |
天津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丰年;常密军;薛艳峰;严圣华;武东斌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9-0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448979.9 |
公开号: |
CN209096808U |
代理机构: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月 |
分类号: |
B62D5/04(2006.01);B;B62;B62D;B62D5 |
申请人地址: |
301701 天津市武清区汽车产业园云景道1号汽车大厦923-1 |
主权项: |
1.一种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柱(501)和转向电机(504),转向柱(501)转动的固定在车架(10)上,转向电机(504)通过齿轮带动转向柱(501)转动,转向柱(501)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支撑柱(5011),支撑柱(5011)的两端分别与弧形的摆臂(505)的两端铰接,后轮(60)轴心处设置轮毂电机(601),在与支撑柱(5011)高度匹配的轮毂电机(601)的壳体上分别设置上连接柱(602)和下连接柱(603),上连接柱(602)和下连接柱(603)上分别设置容纳摆臂(505)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80),控制系统(80)包括相连的转向控制器(802)和整车控制器(801),转向电机(504)上设置转角编码器,转角编码器与转向控制器(802)相连,转向电机(504)与整车控制器(801)相连,转角编码器对后轮(60)的转向角度进行编码,转向控制器(802)接收转角编码器的编码信号,同时转向控制器(802)输出编码信号给整车控制器(801),整车控制器(801)输出信号给转向电机(504),转向电机(504)控制转向柱(50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60)和后轮转向装置(50)之间设置后减震机构(70),后减震机构(70)包括后减震器支柱(701)和套接在后减震器支柱(701)上端的后减震弹簧(702),转向柱(501)上部设置固定座(5012),后减震器支柱(701)的顶端固定在固定座(5012)上,后减震器支柱(701)的底端固定在下连接柱(6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501)顶端同心设置转向齿轮(502),转向齿轮(502)与匹配的主动轮(503)啮合,主动轮(503)固定在转向电机(504)的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011)的轴心线与后轮(60)的轴心线垂直,支撑柱(5011)的两端以转向柱(501)为中心对称分布。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后轮主动转向装置。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