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一洞体,所述洞体的顶部和侧面设置多榀钢拱架(1),所述洞体内部回填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7),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与钢拱架及洞底之间设置接触灌浆层(6),接触灌浆层内沿洞体长度方向设置灌浆管(5),所述洞体的顶部和侧面设置用于将渗水排出的排水系统。施工时,在锚固洞开挖后即进行钢拱架支撑,然后预埋排水管,回填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最后进行接触灌浆即可。本发明不仅充分考虑了覆盖层的地质条件,尽可能提高覆盖层内锚固洞的成洞条件,使覆盖层内锚固洞能够顺利施工,且增强了锚固洞的临时和长期运行效果,还能充分发挥锚固洞的锚固、抗剪作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南;43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娟;刘昊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1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00658.4
公开号: CN110004954A
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卢宏;李宇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4100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香樟东路16号
主权项: 1.一种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包括一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体的顶部和侧面设置多榀钢拱架(1),所述洞体内部回填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7),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与钢拱架及洞底之间设置接触灌浆层(6),接触灌浆层内沿洞体长度方向设置灌浆管(5),所述洞体的顶部和侧面设置用于将渗水排出的排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位于洞体顶部和侧面的洞周排水管(2),各洞周排水管连接平行于洞体横截面设置的横向排水管(3),各横向排水管连接沿洞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轴向排水管(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周排水孔在洞体的顶部和侧面采取全洞分排布置原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周排水孔分排布置的排距为2.5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周排水管穿过钢拱架并延伸到覆盖层内至少1m,且洞周排水管上开设多个排水孔,洞周排水管的末端为封闭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的榀距为1m,坍塌洞段的钢拱架榀距为50cm,且各榀钢拱架之间相互联结。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覆盖层内开挖锚固洞洞体后即设置多榀钢拱架(1)进行支撑,且各榀钢拱架间相互联结; (2)在锚固洞洞体的顶部及侧面分排布置洞周排水孔(2),各洞周排水管穿过钢拱架并延伸到覆盖层内,对应每排洞周排水管分别设置横向排水管(3),沿洞体长度方向在洞体两侧设置轴向排水管(4),且每排洞周排水管与其对应的横向排水管连通,各横向排水管与轴向排水管连通,各轴向排水管延伸至洞体外,并沿洞体长度方向在接触灌浆层(6)内设置灌浆管(5); (3)在锚固洞洞体内部采用回填泵送方式进行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7)的施工; (4)在钢拱架与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之间通过灌浆管进行接触灌浆层的接触灌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的榀距为1m,坍塌洞段的钢拱架榀距为50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周排水孔分排布置的排距为2.5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盖层内的锚固洞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周排水管上开设多个排水孔,洞周排水管的末端为封闭锥形。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