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充电装置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内形成有冷却流道,所述散热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座;充电连接件,所述充电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由此,散热主体上的冷却介质可以流经安装座,如此,冷却流道内的冷却介质可以在安装座处与充电连接件进行换热,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的温度,可以降低充电连接件的接线端子的温度,可以避免接线端子出现过热的现象,进而可以保证充电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吴兴国;王洪军;李振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09-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1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10919387.4 |
公开号: |
CN110014944A |
代理机构: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分类号: |
B60L53/16(2019.01);B;B60;B60L;B60L53 |
申请人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内形成有冷却流道,所述散热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座; 充电连接件,所述充电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安装座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包括:进管、多个中间管和出管,所述多个中间管连通在所述进管和所述出管之间,所述安装座内的冷却流道与至少一条所述中间管内的冷却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中间管垂直于所述进管和所述出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与所述进管连通且下端与多个所述中间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和套筒部,所述套筒部与所述安装部相连且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部的表面,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进管和所述中间管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内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上端与所述进管固定且连通,所述冷却腔的下端设置有多个与中间管对接的通过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套筒部处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充电连接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孔,且多个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充电连接件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为多个且围绕所述安装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内形成有冷却流道; 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 冷却系统,所述散热主体的冷却流道与所述冷却系统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泵体、换热器和储液罐,所述泵体、所述换热器、所述储液罐和所述散热主体的冷却流道串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检测件和电控模块,所述插接检测件用于检测插入所述充电连接件内的充电枪插接状态,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插接检测件电连接且在接收到充电枪插接完成信号后控制所述泵体工作。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