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 |
摘要: |
一种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由预制桩、内侧桩墙、外侧桩墙和型钢支撑体系复合而成,内侧桩墙复合在预制桩的基坑内侧、位于基坑内,外侧桩墙复合在预制桩的基坑外侧,型钢支撑体包括工字钢卡位、腰梁、斜撑和斜撑跨中梁,工字钢卡位预埋沿边坡间隔在基础底板的顶面,斜撑的底端与工字钢卡位固定连接,斜撑的顶端与腰梁固定连接;斜撑跨中梁固定连接在所有斜撑的顶面跨中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创新性使用复合支护结构进行护坡,加强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受力明确稳定性好。采用型钢换撑替代预留土坡保持支护结构抗倾覆可靠性,保证支护结构不发生绕坑底处转动的倾覆破坏,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挡土墙厚度。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京建工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张爱鑫;王光辉;杜京;程景铭;谭锋;陈慧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1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75075.X |
公开号: |
CN209144823U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100077 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16层 |
主权项: |
1.一种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预制桩(1)、内侧桩墙(3)、外侧桩墙(2)和型钢支撑体系复合而成, 所述预制桩(1)为沿边坡壁打入的一排工字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所述内侧桩墙(3)复合在预制桩(1)的基坑内侧、位于基坑内,内侧桩墙(3)是由垂直边坡方向至少两排水泥高压旋喷桩咬合形成,所述内侧桩墙(3)的顶标高与基础底板(5)的底面标高平齐;所述外侧桩墙(2)复合在预制桩(1)的基坑外侧,外侧桩墙(2)是由垂直边坡方向的两排水泥高压旋喷桩咬合形成,外侧桩墙(2)和预制桩(1)的顶标高均与地表平齐;同一排左右相邻的排水泥高压旋喷桩左右咬合,前后排水泥高压旋喷桩前后咬合; 所述型钢支撑体系均由型钢制成,包括工字钢卡位(6)、腰梁(7)、斜撑(8)和斜撑跨中梁(9),所述工字钢卡位(6)预埋沿边坡间隔在基础底板(5)的顶面,所述腰梁(7)在预制桩基坑内侧、沿边坡水平通长固定连接,所述腰梁(7)的标高高于基础底板(5)的顶标高,斜撑(8)的底端与工字钢卡位(6)固定连接,斜撑(8)的顶端与腰梁(7)固定连接;所述斜撑跨中梁(9)固定连接在所有斜撑(8)的顶面跨中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撑体系还包括辅助撑(4),所述辅助撑(4)斜向对称设置在斜撑(8)的两侧,辅助撑(4)的一端与斜撑(8)外端部的侧壁固定连接,辅助撑(4)的另一端与腰梁(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8)沿边坡间隔设置的最大距离为6.5m,斜撑(8)的最大跨度距离为2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卡位(6)、腰梁(7)、斜撑(8)、斜撑跨中梁(9)和辅助撑(4)均为型号相同的H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1)的底部嵌入基础底板(5)下方,所述预制桩(1)的嵌入深度至少为基坑开挖深度的1.1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桩墙(3)的嵌入深度至少为4.4m,所述外侧桩墙(2)的嵌入深度至少为基坑开挖深度的0.97-1.1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1)的横截面边长不小于0.4m,左右相邻的桩心距为0.45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钢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桩墙(3)的水泥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不小于0.6m,前后排桩心距为0.5m,左右相邻的桩心距为0.5m;所述外侧桩墙(2)的水泥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不小于0.6m,前后排桩心距为0.5m,左右相邻的桩心距为0.5m。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