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用于连接杆与车厢铰接连接的铰接件
专利名称: 用于连接杆与车厢铰接连接的铰接件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接件(1),用于连接杆(2)与车厢的铰接连接,其中,铰接件(1)具有可与车厢相连的基板(10)。铰接件(1)还具有带有前弹簧座圈(12)和后弹簧座圈(14)的推拉装置(9)。在此规定,推拉装置(9)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基板(10)和前弹簧座圈(12)之间的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前弹簧元件(20)和至少一个布置在基板(10)和后弹簧座圈(14)之间的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后弹簧元件(30),其中,前弹簧元件(20)和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在未受负载状态下分别构造为环形或曲面形状。按照本发明尤其规定,前弹簧座圈(12)具有面朝前弹簧元件(2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并且基板(10)具有面朝前弹簧元件(2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其中,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与基板的端面的轮廓至少局部地互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德国;DE
申请人: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发明人: R.希普曼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7-11-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80075835.5
公开号: CN110049910A
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彭程
分类号: B61G9/24(2006.01);B;B61;B61G;B61G9
申请人地址: 德国海登海姆
主权项: 1.一种铰接件(1),用于连接杆(2)与车厢的铰接连接,其中,所述铰接件(1)具有: -能与车厢相连的基板(10),在所述基板内构造有贯穿孔(11),所述连接杆(2)的车厢侧的端部区域(3)延伸穿过所述贯穿孔(11);和 -布置在所述连接杆(2)的车厢侧的端部区域(3)上的推拉装置(9),所述推拉装置具有沿连接杆纵向(L)在基板(10)前面固定在所述连接杆(2)上的前弹簧座圈(12)和沿连接杆纵向(L)在基板(10)后面固定在所述连接杆(2)上的后弹簧座圈(14), 其中,所述推拉装置(9)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基板(10)和前弹簧座圈(12)之间的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前弹簧元件(20)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基板(10)和后弹簧座圈(14)之间的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后弹簧元件(30),其中,所述前弹簧元件(20)和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在未受负载状态下分别构造为环形或曲面形状,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弹簧座圈(12)具有面朝前弹簧元件(2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并且所述基板(10)具有面朝前弹簧元件(2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与所述基板的端面的轮廓至少局部地互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在微分几何的意义下是规则的表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元件(20)预紧在所述前弹簧座圈(12)和基板(10)之间,使得所述前弹簧元件(20)至少局部地遵循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和基板的面朝前弹簧元件(20)的端面的轮廓。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后弹簧座圈(14)具有面朝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并且所述基板(10)具有面朝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其中,所述后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与所述基板的端面的轮廓至少局部地互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后弹簧座圈(14)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在微分几何的意义下是规则的表面。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预紧在所述后弹簧座圈(14)和基板(10)之间,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至少局部地遵循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的轮廓和基板的面朝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的端面的轮廓。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后弹簧座圈(14)具有面朝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并且所述基板(10)具有面朝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其中,所述后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与所述基板的端面的轮廓至少局部地互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后弹簧座圈(14)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在微分几何的意义下是规则的表面。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预紧在所述后弹簧座圈(14)和基板(10)之间,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至少局部地遵循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的轮廓和基板的面朝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的端面的轮廓。 10.按照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具有面朝前弹簧元件(2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并且所述基板(10)具有面朝前弹簧元件(20)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与所述基板的端面的轮廓至少局部地互补。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的至少局部仿形的端面在微分几何的意义下是规则的表面。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元件(20)预紧在所述前弹簧座圈(12)和基板(10)之间,使得所述前弹簧元件(20)至少局部地遵循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和基板的面朝前弹簧元件(20)的端面的轮廓。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和/或所述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的轮廓是连续的并且尤其不具有尖锐的边棱。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和/或所述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的轮廓至少局部是波纹形状的。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的轮廓和/或所述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的轮廓沿相应的弹簧座圈的径向变化。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轮廓度向着相应的弹簧座圈的周向边缘的方向增大。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设在所述基板(10)中的贯穿孔(11)在其开口横截面的形状方面设计为,当所述连接杆(2)通过所述铰接件(1)与车厢铰接时,所述连接杆(2)的延伸穿过所述贯穿孔(11)的端部区域(3)能够在可确定的角度范围内、尤其在±25°的角度范围内实现水平的扭转,并因此所述连接杆(2)能够围绕Z轴偏转。 18.按照权利要求1至17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至少一个前弹簧元件(20)和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分别具有相对于构造在所述基板(10)内的贯穿孔(11)轴向对齐的开口(22、32),所述连接杆(2)的车厢侧的端部区域(3)延伸穿过所述开口(22、32),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前弹簧元件(20)和至少一个后弹簧元件(30)设计为,它们分别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支承在所述基板(10)的相应的端面(A1、A2)上。 19.按照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连接杆(2)的车厢侧的端部区域(3)至少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并且其中,还设有支承件、尤其转动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布置和构造在所述基板(10)的贯穿孔(11)内,所述支承件支承所述连接杆(2)的延伸穿过贯穿孔(11)的端部区域(3)。 20.按照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和/或后弹簧座圈(14)具有至少一个指向所述基板(10)的方向的并且从相应的弹簧座圈(12、14)的端面突出的凸块(40)。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设有多个优选等距离地布置的凸块(40)。 22.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基板(10)配有至少一个凸块(40),所述至少一个凸块从所述基板(10)的面朝前弹簧座圈(12)或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突出并且指向前弹簧座圈(12)或后弹簧座圈(14)的方向。 23.按照权利要求1至22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在所述前弹簧座圈(12)和基板(10)之间和/或在所述基板(10)和后弹簧座圈(14)之间设有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至少两个弹簧元件(20)。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设有中间板(41),所述中间板布置在至少两个弹簧元件(20)之间。 25.按照权利要求1至24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在所述前弹簧座圈(12)和基板(10)之间设有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两个弹簧元件(20),其中,在两个弹簧元件(20)之间布置有中间板(41),并且其中,所述中间板(41)具有面朝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和面朝基板(10)的端面,其中,所述中间板(41)的面朝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至少局部具有与所述前弹簧座圈(12)的轮廓相互补的轮廓。 26.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具有至少一个凸块(40),并且其中,所述中间板(41)的面朝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具有沿前弹簧座圈(12)的至少一个凸块(40)的轴向延长部的、带有直径的凹穴或贯穿孔(42),该直径优选等于前弹簧座圈(12)的至少一个凸块(40)的至少一个直径。 27.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中间板(41)在其面朝前弹簧座圈(12)的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块(40),并且其中,所述前弹簧座圈(12)在其面朝中间板(41)的端面上具有沿中间板(41)的至少一个凸块(40)的轴向延长部的、带有直径的凹穴或贯穿孔(42),该直径优选等于中间板(41)的至少一个凸块(40)的至少一个直径。 28.按照权利要求1至27之一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在所述后弹簧座圈(14)和基板(10)之间设有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两个弹簧元件(20),其中,在两个弹簧元件(20)之间布置有中间板(41),并且其中,所述中间板(41)具有面朝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和面朝基板(10)的端面,其中,所述中间板(41)的面朝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至少局部具有一个与所述后弹簧座圈(14)的轮廓相互补的轮廓。 29.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后弹簧座圈(14)具有至少一个凸块(40),并且其中,所述中间板(41)的面朝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具有沿后弹簧座圈(14)的至少一个凸块(40)的轴向延长部的、带有直径的凹穴或贯穿孔(42),该直径优选等于后弹簧座圈(14)的至少一个凸块(40)的至少一个直径。 30.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铰接件(1),其中,所述中间板(41)在其面朝后弹簧座圈(14)的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块(40),并且其中,所述后弹簧座圈(14)在其面朝中间板(41)的端面上具有沿中间板(41)的至少一个凸块(40)的轴向延长部的、带有直径的凹穴或贯穿孔(42),该直径优选等于中间板(41)的至少一个凸块(40)的至少一个直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