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属于钢围堰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水文条件下的大型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的施工方法,采用先桩后堰的施工工艺,同时采用双壁异型钢围堰结构,钢围堰底端高程根据河床底部地形地貌采用异型结构进行匹配,在支撑桩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撑牛腿,以支撑牛腿作为首节段钢围堰拼装平台,钢围堰采用菱形吊架系统配合连续千斤顶进行下放,可满足大型钢围堰复杂水文条件下的下放需求,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安全系数;同时设置有定位系统确保钢围堰准确下放。本发明不仅具有提高工期进度、操作简单、节省费用、安全性高等优点,同时也丰富了钢围堰施工新技术。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博;骆光辉;王鹏;刘昌文;周军;肖健;逯玉坤;尹才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2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54880.5
公开号: CN110055984A
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成杰
分类号: E02D19/04(2006.01);E;E02;E02D;E02D19
申请人地址: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炳草岗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主权项: 1.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首节段钢围堰拼装平台的搭设: 搭设好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包括工作平台(101)和支撑桩(102),支撑桩(102)底端在施工区域的河床固定设置、顶端伸出水面外,工作平台(101)在支撑桩(102)顶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桩(102)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支撑牛腿(103),支撑牛腿(103)在工作平台(101)的四周方向间隔布置,支撑牛腿(103)在支撑桩(102)上朝向远离工作平台(101)的方向悬伸设置;首节段钢围堰由多块围堰块构成,每块围堰块对应一组支撑牛腿(103),每组支撑牛腿(103)在支撑桩(102)上的高程根据其对应的围堰块底端高程确定; B、首节段钢围堰的拼装: 依次将围堰块吊装至对应的支撑牛腿(103),以支撑牛腿(103)作为首节段钢围堰拼装平台;完成首节段钢围堰的拼装及焊接; C、钢围堰接高: 利用吊装设备将首节段钢围堰吊起,切除支撑牛腿(103);然后利用吊装设备将首节段钢围堰下放,以首节段钢围堰为平台进行第二节段钢围堰的拼装及焊接;然后将上述制作好的钢围堰下放,继续进行下一节段钢围堰的拼装及焊接; D、钢围堰整体制作完成后,将钢围堰着床下放,最后进行钢围堰封底混凝土浇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支撑桩(102)外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支架(104),安装支架(104)设置有立柱,部分支撑牛腿(103)设置于安装支架(104)的立柱上或者所有支撑牛腿(103)均设置于安装支架(104)的立柱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首节段钢围堰的拼装过程中,拼装前,先在支撑牛腿(103)上放样出钢围堰内环壁板、钢围堰外环壁板的轮廓线和相邻围堰块之间的拼装接线;然后采用履带吊吊装第一块围堰块并放置于支撑牛腿(103)上,在支撑牛腿(103)顶面上的围堰块外环壁板位置、围堰块内环壁板位置分别设置挡块,使得围堰块设置在两挡块之间;在围堰块顶端设置手动葫芦,通过手动葫芦调节围堰块位置至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与上述第一块围堰块定位方式相同的定位方式,将所有围堰块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首节段钢围堰拼装时采用对称方式进行安装;首节段钢围堰焊接时采用对称焊接的顺序,同时遵循先焊接环板、再焊接内环壁板、最后焊接外环壁板的焊接顺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钢围堰接高时,首节段钢围堰下放采用连续千斤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工作平台(101)上安装吊架,该吊架包括下纵梁(201)和上纵梁(202),下纵梁(201)的前端与上纵梁(202)的前端通过前斜撑(203)固定连接,下纵梁(201)的后端与上纵梁(202)的后端通过后拉杆(204)固定连接,下纵梁(201)前端相对于工作平台(101)向外悬伸设置;连续千斤顶固定安装于下纵梁(201)前端,下纵梁(201)固定安装于工作平台(101)上;根据设计的下放吊点,吊架在工作平台(101)四周方向间隔布置多件,每件吊架分别布置连续千斤顶;根据设计的下放吊点在钢围堰上焊接吊耳;通过钢绞线将吊耳与连续千斤顶连接;首节段钢围堰正式下放前先进行试吊,检查各环节无误后再正式下放;首节段钢围堰正式下放的流程依次为:调试连续千斤顶并预提起钢围堰;切除支撑牛腿(103);下放连续千斤顶,钢围堰入水;连续千斤顶持力,对钢围堰夹壁内注水,调节钢围堰顶层的水平度和钢围堰的垂直度;钢围堰下沉至设计标高; 步骤C中,首节段钢围堰下放前,首节段钢围堰上设置有底拉缆,底拉缆用于首节段钢围堰下放的辅助定位;钢围堰接高时,第二节段钢围堰及其后序的其它节段钢围堰设置有调节拉缆,调节拉缆在钢围堰下放时协同底拉缆进行辅助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纵梁(201)为并排设置的两件,两件下纵梁(201)之间通过下纵梁连接杆(205)固定连接;上纵梁(202)为并排设置的两件,两件上纵梁(202)之间通过上纵梁连接杆(206)固定连接;下纵梁(201)与前斜撑(203)的连接点、下纵梁(201)与后拉杆(204)的连接点、上纵梁(202)与前斜撑(203)的连接点、上纵梁(202)与后拉杆(204)的连接点,这四个连接点呈菱形分布;下纵梁(201)与前斜撑(203)的连接点、上纵梁(202)与后拉杆(204)的连接点,这两个连接点位置通过中立柱(207)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首节段钢围堰下放前,在钢围堰的内环壁板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支架(301),定位支架(301)设于朝向工作平台(101)的一侧,定位支架(301)在钢围堰的四周方向间隔布置多个;定位支架(301)上具有沿钢围堰高度方向设置的导向结构;定位支架(301)通过其导向结构套设于定位桩(302)外周;定位桩(302)固定连接于支撑桩(102)或者定位桩(302)与支撑桩(102)为同一桩体或者定位桩(302)为上述两种结构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首节段钢围堰下放前,支撑桩(102)上固定设置有辅助支架(303),辅助支架(303)远离工作平台(101)一侧的端面为承力面(304),该承力面(304)与钢围堰的内环壁板之间具有50mm-150mm的间距;辅助支架(303)在工作平台(101)的四周方向间隔布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钢围堰接高时,首节段钢围堰下放前,对钢围堰焊缝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气密性检查合格后方能下水;后序的每一节段钢围堰焊接完成后均需检查焊缝的气密性,气密性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下一工序; 在步骤C中的钢围堰下放入水过程中,以及在步骤D中的钢围堰着床下放过程中,均采用水泵对舱室对称注水,使得钢围堰均匀垂直地下沉; 在步骤D中,钢围堰接触河床覆盖层后,对接触部位舱室继续进行注水,使其全力切入覆盖层,同时对其他舱室适量注水,并控制钢围堰周边的干舷高度和钢围堰的垂直度,同时采用空气吸泥机在钢围堰内进行吸泥,促使钢围堰下沉且钢围堰的刃脚着岩。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壁异型钢围堰下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钢围堰下放到位后,再进行内隔舱的下放;内隔舱的下放方法为,通过在钢围堰夹壁内设置内隔舱下放导轨,同时对内隔舱注水,使内隔舱准确下放;内隔舱下放时,采用两个可调式吊点进行协调配合;内隔舱下放入水时,在内隔舱和支撑桩(102)之间设置有定位支撑架; 步骤D中,钢围堰着床下放完成后,对钢围堰底端进行检查,确定钢围堰底端是否存在悬空部分,若存在悬空部分,则对悬空部分进行封堵;封堵方法为,在钢围堰外侧用石笼,钢围堰内侧采用袋装混凝土的方式进行钢围堰刃脚堵漏,袋装混凝土堵漏完成并达到强度后再进行钢围堰封底混凝土浇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