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旋转开合结构及使用旋转开合结构的智能垃圾桶
专利名称: 旋转开合结构及使用旋转开合结构的智能垃圾桶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包括减速箱、旋转开合主体,及连接所述减速箱和所述旋转开合主体的至少一个旋转角码,所述减速箱包括减速箱座和传动输出轴,所述旋转角码包括旋转端和与所述旋转端固定连接的角码端;至少一个所述旋转角码的所述旋转端与所述传动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角码的角码端与所述旋转开合主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合结构与传统开合结构相比,简化了结构,装配简单,体积小,结构强度更高,传递扭矩更大,使用寿命更长,且生产成本降低。使用旋转开合结构的智能垃圾桶,结构简单,生产和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且结构强度更高。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拓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建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0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439707.2
公开号: CN209160585U
代理机构: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缪利明
分类号: B65F1/16(2006.01);B;B65;B65F;B65F1
申请人地址: 20140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丹桂路835、937号主楼(1幢)2层213室
主权项: 1.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箱、旋转开合主体,及连接所述减速箱和所述旋转开合主体的至少一个旋转角码,所述减速箱包括减速箱座和传动输出轴,所述旋转角码包括旋转端和与所述旋转端固定连接的角码端; 至少一个所述旋转角码的所述旋转端与所述传动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角码的角码端与所述旋转开合主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个所述旋转角码,所述旋转端与所述传动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两个所述旋转角码,分别为第一旋转角码和第二旋转角码;所述传动输出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减速箱座,所述第一旋转角码和第二旋转角码的旋转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输出轴的两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两个所述旋转角码,分别为第一旋转角码和第二旋转角码; 所述传动输出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减速箱座,并与所述第一旋转角码的旋转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减速箱座内; 所述第二旋转角码安装在与所述传动输出轴的另一端相对应的所述减速箱座的侧板上,且所述旋转端与所述侧板可旋转连接,所述旋转端的旋转中心与所述传动输出轴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端与所述传动输出轴型面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合主体为垃圾桶的顶盖或大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合主体为智能垃圾桶的大盖,所述第一旋转角码和所述第二旋转角码的角码端分别与所述大盖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所述侧板上开设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传动输出轴同轴;所述第二旋转角码的旋转端嵌入所述第一通孔,并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滑动,实现所述旋转端与所述侧板的可旋转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角码的旋转端开设第二通孔,所述大盖与智能垃圾桶的电源、控制板连接的电路线从所述第二通孔穿过。 8.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上端开口的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开口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 9.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上端开口的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开口上安装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盖相对所述桶体旋转的一端为后端,所述大盖后端的侧板中心具有开槽,所述减速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桶体后端的内壁上,上端高出所述桶体的开口,并与所述开槽的位置相匹配。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