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用于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防护机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箱、箱门、放置槽和背板,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前侧活动设置有箱门,并且放置槽的后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背板,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一体化控制器,并且放置槽与防护箱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冷却板,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减震弹簧等结构,实现了对一体化控制器在工作时减轻震动的功能,结构简单,实用有效,同时在其两侧设置网板,以此来散发控制器产生的热量,延长使用寿命,设置背板、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和冷却板等结构,实现了对工作中的一体化控制器进行冷却降温的功能,显著提高了冷却降温的效果。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无锡新马赫动力控制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徐久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8-0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241543.2 |
公开号: |
CN208776130U |
代理机构: |
北京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栋梁 |
分类号: |
B66B1/34(2006.01);B;B66;B66B;B66B1 |
申请人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南丰一路以南 |
主权项: |
1.用于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箱(1)、箱门(2)、放置槽(3)和背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3),放置槽(3)的前侧活动设置有箱门(2),并且放置槽(3)的后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背板(4),放置槽(3)的内部放置有一体化控制器,并且放置槽(3)与防护箱(1)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冷却板(7),冷却板(7)的内部流有冷却水,并且冷却板(7)与背板(4)焊接部分的两侧均开设有循环口,循环口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管(8)和第二循环管(9),第一循环管(8)的中间均匀设置有第一水泵(10),第二循环管(9)的中间也均匀设置有第二水泵(11),且放置槽(3)的底端中间开设有接线口(5),并且放置槽(3)的两侧与防护箱(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6),且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6)之间焊接有减震弹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两侧的防护箱(1)侧壁均开放设置,且侧壁之间焊接有网板(6),并且网板(6)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6)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7),第二凹槽(17)的内部焊接有减震弹簧(15),减震弹簧(15)的另一端焊接在第一凹槽(14)的内部,第一凹槽(14)开设在第一固定板(13)的一侧,第一固定板(13)焊接在放置槽(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8)的中间均匀设置有5组第一水泵(10),第一水泵(10)之间的流向为自下向上,且自左向右,第一水泵(10)的型号为QSZ轴流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管(9)的中间均匀设置有5组第二水泵(11),第二水泵(11)之间的流向为自上向下,且自左向右,第二水泵(11)的型号为QSZ轴流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7)的右侧套设有进水管(12),且进水管(12)的上面设置有控制阀门,并且底端的冷却板(7)的左侧套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上面设置有控制阀门。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