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包括一个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池体和一个泄放阀,所述池体采用正方型结构,其中一个竖直侧面的上部设有连通上级水源的进水口,设置在另一垂直侧面上出水口,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淹没式泄放阀的混凝土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预埋有基础阀座;所述池体的四周设有三角形消能块,所述三角形消能的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消能坡;所述池体底端连通的污水排放管;所述泄放阀竖直安装在消能池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和泄放阀组成淹没式消能站,有效防止高动能射流从泄放阀喷射而出,使下泄急流迅速变为缓流,可将下泄水流的动能消除80%以上。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天津塘沽瓦特斯阀门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展波;王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1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417045.8 |
公开号: |
CN110984090A |
代理机构: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分类号: |
E02B8/06;E;E02;E02B;E02B8;E02B8/06 |
申请人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金江路199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包括设置在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以及安装在消能池内的泄放阀;所述泄放阀竖直安装在消能池内;所述泄放阀包括阀体和安装在阀体内阀杆,在阀体的阀腔内安装有套筒闸,所述套筒闸内的轮辐支架连接阀杆的下端,所述阀杆的上端延伸出消能池的上端面,所述阀杆的上端部安装有驱动阀杆带动套筒闸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池包括一个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池体,所述池体采用正方型结构,其中一个竖直侧面的上部设有连通上级水源的进水口,设置在另一垂直侧面上出水口,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泄放阀的混凝土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预埋有基础阀座;所述池体的四周设有三角形消能块,所述三角形消能的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45°的消能坡,所述三角形消能块的上边缘与出水口的下边缘平齐;所述池体的上表面设有泄放阀安装孔,所述泄放阀安装孔上安装有泄放阀支撑板;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与污水处理进连通的污水排放口; 所述阀体包括与基础阀座连接的下阀体,所述下阀体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调流喷管,所述调流喷管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中阀体,所述调流喷管和中阀体的配合面上设有第一密封组件,调流喷管和下阀体的配合面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中阀体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上阀体,所述上阀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导流弯管;所述下阀体的一侧连接污水排水管,所述污水排水管穿过消能池的污水排放口与污水井连通;在避开污水排水管的位置所述下阀体的侧壁设有用于检修和清淤的人孔,所述人孔的端面上密封安装有人孔盖; 所述上阀体采用变径结构,连接导流弯管端的内径大于连接中阀体端的内径; 所述导流弯管与安装在所述消能池进水口内的进水管连接;对应阀杆位置所述导流弯管上设有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套筒式阀杆支架,所述阀杆支架固定安装在泄放阀支撑板上;所述导流弯管的内沿着导流弯管的弯曲方向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将导流弯管内分隔长上导流通道和下导流通道,所述上导流通道的高度大于上部导流通道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假设所述三角形消能池池体的内腔边长为S;所述三角形消能块的下边缘距离池底的距离h为0.25S;所述三角形消能块的整体高度H为0.78S;所述消能坡的高度S1为0.27S;所述三角形消能块水斜边长为0.414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阀座采用一体铸造而成,包括泄放阀安装板,所述泄放阀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基础连接板,所述基础连接板上沿圆周方向设有预埋螺栓;所述泄放阀安装板的下表面设有混凝土容纳腔,在混凝土容纳腔内设有轮辐状筋板,所述筋板上均布设有允许混凝土灌浆料通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上表面设有密封压环,所述密封压环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调流喷管上端的密封槽内;所述密封圈的内侧面与套筒闸的外圆周面密封贴合,在避开紧固螺栓的位置所述密封压环上沿圆周方向设有高度调节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圆周面间隔设有三个密封带,三个密封带之间形成两个内部弹性变形空间;所述密封圈的外圆周设有两个倾斜向上延伸的密封带,两个密封带的分别位于密封圈的上下两端,两个且与密封圈上下平面呈8~10度的倾斜角;两个密封带之间形成外部弹性变形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采用分体结构,至少包括两个阀杆单体,相邻的阀杆单体采用联轴器连接;对应阀杆位置,位于上部的阀杆单体穿过导流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在阀杆支架内所述阀杆上固定安装有防止阀杆转动的转矩构件,对应转矩构件位置所述对应凸台位置所述阀杆支架上设有与阀杆运动方向一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大于阀杆行程的长度;所述转矩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转矩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而成,每个转矩板的外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宽度等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凸台插装在所述的导向槽内;所述阀杆上设有回转安装槽,所述回转安装槽内设有键槽,所述转矩构件的其中一个转矩板的内表面嵌装有与上述键槽配合的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阀体内设有与中阀体一体的轮辐式导向架,所述导向架的中心设有用于穿装阀杆的导向套;所述中阀体和上阀体之间、上阀体和导流弯管之间的法兰连接盘之间设有阀杆导向盘,所述阀杆导向盘内设有轮辐式筋板,在阀杆导向盘的中心所述轮辐式筋板连接导向套;所述中阀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固定安装有四个侧向支架,每个侧向支架的另一端均与预埋在消能池内侧面上的预埋连接座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流喷管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设有法兰盘;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数列过流孔;在同一列过流孔由下说下分为节流区、过流区和排污冲洗区,所述节流区位于下阀体侧,所述过流区上设有数个孔径相同的主调节过流孔,所述排污冲洗区上设有数个排污冲洗过流孔,排污冲洗过流孔的孔径大于主调节过流区的主调节过流孔的孔径;所述节流区上设有数个节流过流孔,节流过流孔的孔径小于过流区的过流孔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泄放消能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设有法兰盘;所述筒体的侧壁上沿筒体的高度方向设有数个过流槽;所述过流槽由下至上分为节流区、过流区和排污冲洗区;所述节流区、过流区和排污冲洗区长度比为1:2:1,所述过流槽的槽宽由节流区向排污冲洗区逐渐增大。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