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由多个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单元结构连接组成,每个防波消浪单元结构包括:浮式结构、锚链结构、锚固结构;浮式结构包括两个浮式气囊、两个刚性连接结构、两个刚性挡板、四个连接装置以及一块盲沟填充结构;锚链结构分为悬链式锚链、张紧式锚链;锚固结构包括混凝土重力锚和螺旋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不仅消浪功能显著,其自身的浮力也使施工过程中的拖航十分简便快捷,且所需安装设备较少,在确保快速、简便的施工同时避免了大型安装设备的使用,施工速度快,综合造价低。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滁州欣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陆正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9: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2010021679.8 |
公开号: |
CN111074842A |
代理机构: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分类号: |
E02B3/06;E02B8/06;E02D27/52;E02D5/74;E;E02;E02B;E02D;E02B3;E02B8;E02D27;E02D5;E02B3/06;E02B8/06;E02D27/52;E02D5/74 |
申请人地址: |
239200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高新路13号 |
主权项: |
1.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单元结构连接组成,所述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单元结构包括:浮式结构、锚链结构、锚固结构; 所述浮式结构包括两个浮式气囊(1)、两个刚性连接结构(2)、两个刚性挡板(3)、四个连接装置(9)以及一块盲沟填充结构(4),两个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分设于两个所述浮式气囊(1)的上下两端并将两个所述浮式气囊(1)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刚性挡板(3)与两个所述浮式气囊(1)、两个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共同围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盲沟填充结构(4)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四个所述连接装置(9)分设于两个所述浮式气囊(1)的外端部; 所述锚链结构分为悬链式锚链(5)、张紧式锚链(6),所述悬链式锚链(5)设有四条且连接于两个所述浮式气囊(1)的底部两端,所述浮式气囊(1)上设有卷扬机(10),所述卷扬机(10)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与所述悬链式锚链(5)相对应,一个所述悬链式锚链(5)连接一个所述卷扬机(10);所述张紧式锚链(6)设有两条且对称连接于位于所述浮式气囊(1)下端的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的底部中间位置; 所述锚固结构包括混凝土重力锚(7)和安装于所述混凝土重力锚(7)下表面中心位置的螺旋锚(8),所述锚固结构位于所述浮式结构的下部海域;所述混凝土重力锚(7)的顶端与所述悬链式锚链(5)、所述张紧式锚链(6)未与所述卷扬机(10)、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固连的另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气囊(1)为橡胶制空心圆柱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气囊(1)结构的尺寸由波浪条件决定,其直径为0.01~0.05倍波长,长度为0.2~0.8倍波长;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的一边与所述浮式气囊(1)的长度相同,与该边相邻的一边的长度为0.1~0.8倍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浮式气囊(1)的中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气囊(1)上环套有多个带有紧固螺栓的抱箍,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通过所述抱箍与所述浮式气囊(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10)设于所述浮式气囊(1)顶部,所述悬链式锚链(5)的端部绕过所述浮式气囊(1)至其顶部与所述卷扬机(10)相连接;所述浮式气囊(1)的侧面设有辅助锚链进行收放的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下部的所述浮式气囊(1)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悬链式锚链(5)伸缩的卡固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和所述刚性挡板(3)为不锈钢或者铝合金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填充结构(4)为塑料盲沟填充结构。 10.一种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陆上预制所述浮式气囊(1)、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所述刚性挡板(3)、所述混凝土重力锚(7)、所述螺旋锚(8); ②.将两个所述浮式气囊(1)充气后摆放成两排,并用两个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按上下两层将两个所述浮式气囊(1)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和所述浮式气囊(1)构成的空间内填充所述盲沟填充结构(4);并将所述刚性挡板(3)放置在所述盲沟填充结构(4)两侧,对所述盲沟填充结构(4)产生保护作用;在所述浮式气囊(1)上安装所述卷扬机(10)和所述连接装置(9),形成所述浮式结构; ③.将所述混凝土重力锚(7)和所述螺旋锚(8)装配连接,组成所述锚固结构; ④.将所述悬链式锚链(5)、所述张紧式锚链(6)与所述锚固结构的混凝土重力锚(7)上端相连,分别组成悬链式锚固结构和张紧式锚固结构; ⑤.利用运输船将所述浮式结构以及所述悬链式锚固结构、所述张紧式锚固结构带到指定施工地点; ⑥.将所述悬链式锚固结构的另一端与浮标相连后将其在指定施工位置安放,此时与所述悬链式锚链(5)相连接的浮标会漂浮在水面上; ⑦.将所述浮式结构放置在指定施工位置,在将所述悬链式锚链(5)的浮标去掉的同时将该端与所述浮式结构的其中一个所述浮式气囊(1)上的一个所述卷扬机(10)相连接,按上述方法将剩余三个所述悬链式锚链(5)与所述浮式结构的其他所述卷扬机(10)连接,通过调节所述浮式气囊(1)内的气体体积以及利用所述卷扬机(10)调整四根锚链的长度,使所述浮式结构平衡; ⑧.在所述浮式结构平衡后,按照步骤(7)将所述张紧式锚链(6)的自由端与所述浮式结构上的所述刚性连接结构(2)相连接,然后将所述张紧式锚链(6)下端的所述锚固结构放入指定位置,再次调节锚链长度和所述浮式气囊(1)内气体体积,使所述浮式结构平衡; ⑨.按照上述步骤①-步骤⑧所述操作,在此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单元结构的所述刚性挡板(3)一侧继续安装下一个所述浮式气囊型防波消浪单元结构,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9)将两个消浪单元结构进行连接,直到达到要求掩护长度,施工完毕。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