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船舶护舷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护舷结构,包括:主体,内槽,插孔,安装槽,内件,辅助件和外件;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为弹簧钢材质;所述内槽设在主体的后端中间位置;所述内槽包括有侧件;所述内槽为弧形结构;所述侧件为橡胶材质,且侧件的内部设有数个圆孔;所述侧件的圆孔内部设有数个锥形结构的接触件;主体为是用来直接与船体进行接触的,使得主体可以带动本装置安装在船体的两侧,从而对船体进行保护,主体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多个主体拼接固定在船体的外侧,从而进行全面的防护,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船体上使用,可以根据需求自由拼接,且若是单个主体出现损坏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力将单个主体取下维修。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新昌县羽林街道智西机械厂 |
发明人: |
陈少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8: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19: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2010085492.4 |
公开号: |
CN111169605A |
分类号: |
B63B59/02;B;B63;B63B;B63B59;B63B59/02 |
申请人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羽林街道王家园村东宝山25号 |
主权项: |
1.一种船舶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内槽(2),插孔(3),安装槽(4),内件(5),辅助件(6)和外件(7);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为弹簧钢材质;所述内槽(2)设在主体(1)的后端中间位置;所述内槽(2)包括有侧件(201);所述内槽(2)为弧形结构;所述侧件(201)为橡胶材质,且侧件(201)的内部设有数个圆孔;所述侧件(201)的圆孔内部设有数个锥形结构的接触件;所述插孔(3)设在主体(1)的顶端两侧;所述插孔(3)包括有插杆(301);所述插孔(3)为圆柱形结构,且插孔(3)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插杆(301)为圆柱形结构,且插杆(301)设在主体(1)的底部两侧;所述插杆(301)插入安装在插孔(3)的内部,且插杆(301)与插孔(3)组成可插装结构;所述安装槽(4)通过均匀排列的方式设在主体(1)的前端两侧;所述内件(5)安装在主体(1)的内侧中间位置,且内件(5)为木质;所述辅助件(6)的两端插入安装在安装槽(4)的内部,且辅助件(6)两端的卡块插入在固定槽(401)的内部;所述外件(7)为橡胶材质,且外件(7)的内侧与辅助件(6)的外侧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连接件(101),连接槽(102);所述主体(1)的右侧设有T形结构的连接件(101),且在主体(1)的左侧设有T形结构的连接槽(102);所述连接件(101)与连接槽(102)的内部设有连接孔,且连接件(101)嵌入安装在连接槽(102)的扥内部;所述连接件(101)与连接槽(102)组成可拼接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包括有固定槽(401);所述安装槽(4)为矩形结构,且安装槽(4)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安装槽(4)的内部侧边设有矩形结构的固定槽(4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件(5)包括有连接板(501);所述内件(5)为半圆形结构,且内件(5)的两侧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板(501)为L形结构,且连接板(501)的后端与主体(1)的前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01)的外端插入安装在内件(5)两侧的插槽内部,且连接板(501)与内件(5)组成可拆卸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6)包括有顶簧(601);所述辅助件(6)为弧形板状结构,且辅助件(6)的两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辅助件(6)的两端设有卡块;所述辅助件(6)的内部设有数个顶簧(6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件(7)包括有内杆(701);所述外件(7)为弧形板状结构,且外件(7)的外侧设有数个弧形结构的凹槽;所述外件(7)的内部设有数个内杆(701),且内杆(701)为钢材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