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电机纵置式构架装置 |
摘要: |
电机纵置式构架装置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的构架装置领域,其包括双向输出轴电机和两个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该构架装置还包括两个锻件侧梁、纵置式电机外壳、两个侧梁平衡连杆和四个外壳侧梁连接柱;所述双向输出轴电机同轴固连于纵置式电机外壳内,两个齿轮箱旋转对称地布置在纵置式电机外壳的两端;双向输出轴电机的前、后输出端分别通过伞齿轮与一个对应的齿轮箱传动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大量节约构架空间,还有利于降低同步控制两台电机的控制难度,精简电机控制程序,提高电能利用转换效率和控制效率,增强列车的节能环保属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梁云;吕常秀;沙迪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2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1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22359.X |
公开号: |
CN110979379A |
代理机构: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分类号: |
B61F5/52;B61C9/50;B61F5/50;B;B61;B61F;B61C;B61F5;B61C9;B61F5/52;B61C9/50;B61F5/50 |
申请人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青荫路435号 |
主权项: |
1.电机纵置式构架装置,其包括双向输出轴电机和两个齿轮箱(7),其特征在于:该构架装置还包括两个锻件侧梁(3)、纵置式电机外壳(4)、两个侧梁平衡连杆(5)和四个外壳侧梁连接柱(6);所述双向输出轴电机同轴固连于纵置式电机外壳(4)内,两个齿轮箱(7)旋转对称地布置在纵置式电机外壳(4)的两端;双向输出轴电机的前、后输出端分别通过伞齿轮与一个对应的齿轮箱(7)传动连接; 锻件侧梁(3)包括一体成型的锻件侧梁下盖板(3-1)、锻件侧梁上盖板(3-2)、中心单立板(3-3)、两个锻件帽筒(3-4)、两个锻件垂向减振器吊座(3-5)、两个锻件制动器吊座(3-6)、两个斜向过度连接座(3-7)、两个锻件横梁管连接座(3-8)和多个锻件铣削残留筋板(3-9); 锻件侧梁下盖板(3-1)为倒置的等腰梯形板件框架;锻件侧梁上盖板(3-2)分别与锻件侧梁下盖板(3-1)两条腰线部位的中段固连,并成为其倒置等腰梯形的下底边;中心单立板(3-3)沿锻件侧梁下盖板(3-1)的板材宽度中心线布置于由锻件侧梁下盖板(3-1)和锻件侧梁上盖板(3-2)所共同合围形成的倒置等腰梯形框架内部,锻件侧梁下盖板(3-1)、锻件侧梁上盖板(3-2)、中心单立板(3-3)三者共同形成横断面为工字钢的承力结构,且中心单立板(3-3)与倒置等腰梯形框架内部的四个面一一对应垂直连接;斜向过度连接座(3-7)的上端板为呈钝角的弯折板件(3-7-1),弯折板件(3-7-1)的水平段与锻件侧梁下盖板(3-1)的下盖板腰线上段(3-1-1)通过筋板固连,弯折板件(3-7-1)的斜段与锻件侧梁上盖板(3-2)的上端面固连,弯折板件(3-7-1)、下盖板腰线上段(3-1-1)、锻件侧梁上盖板(3-2)共同合围形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结构;斜向过度连接座(3-7)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结构内部设有与中心单立板(3-3)共面的垂向加强筋板(3-7-2);在锻件侧梁上盖板(3-2)上对应锻件侧梁(3)质心中轴线的位置设有锻件空簧安装管座(3-2-1),两个斜向过度连接座(3-7)以锻件空簧安装管座(3-2-1)为轴线旋转对称布置;在其中一个垂向加强筋板(3-7-2)的端面上设有与其垂直固连的锻件横向减振器座(3-7-3);位于中心单立板(3-3)一侧的锻件侧梁上盖板(3-2)上,左右对称地设有两个锻件制动器吊座(3-6);位于中心单立板(3-3)另一侧的锻件侧梁上盖板(3-2)上,左右对称地设有两个平衡杆座孔(3-2-2);锻件帽筒(3-4)与斜向过度连接座(3-7)的外端固连并一体成型,两个锻件帽筒(3-4)彼此镜像对称布置在同一锻件侧梁(3)的两侧端部,每个锻件帽筒(3-4)的远端外侧壁上均固连有一个对应的锻件垂向减振器吊座(3-5);两个锻件横梁管连接座(3-8)镜像对称地垂直贯穿并固连于中心单立板(3-3)的中部;多个锻件铣削残留筋板(3-9)均两两一组,每一组锻件铣削残留筋板(3-9)均成双成对地垂直固连于中心单立板(3-3)或垂向加强筋板(3-7-2)的两个侧壁端面上;位于垂向加强筋板(3-7-2)上的每个锻件铣削残留筋板(3-9),其两端均与弯折板件(3-7-1)和下盖板腰线上段(3-1-1)分别连接;位于中心单立板(3-3)中心线两侧的两组锻件铣削残留筋板(3-9),其两端与锻件侧梁下盖板(3-1)和锻件侧梁上盖板(3-2)均分别连接;位于中心单立板(3-3)上的其余多组锻件铣削残留筋板(3-9)则均以对应的一个锻件横梁管连接座(3-8)为中心并呈放射线状将锻件横梁管连接座(3-8)与锻件侧梁上盖板(3-2)或锻件侧梁下盖板(3-1)连接起来;锻件横梁管连接座(3-8)的端部设有接口法兰盘(3-8-1); 所述两个锻件侧梁(3)平行布置于纵置式电机外壳(4)的两侧,其二者以通过动力转向架质心的垂向中心线旋转对称布置,且其二者各自的平衡杆座孔(3-2-2)彼此相对;每两个互为镜像布置的外壳侧梁连接柱(6)共同构成一组,且其二者的邻近端均沿纵置式电机外壳(4)中段的同一条水平直径垂直固连于纵置式电机外壳(4)的外径侧壁上,每个外壳侧梁连接柱(6)的另一端均与两个锻件侧梁(3)上各自的一个对应的锻件横梁管连接座(3-8)通过螺栓同轴固连; 两个侧梁平衡连杆(5)彼此平行且相对布置,每个侧梁平衡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锻件侧梁(3)上各自的一个对应的平衡杆座孔(3-2-2)轴连;每个齿轮箱(7)均与一个轮对上的车轴同轴固连,其用于向轮对提供旋转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纵置式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侧梁下盖板(3-1)与水平面的夹角α1的夹角取值范围是40°至50°,其最佳值为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纵置式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立板(3-3)的梯形的高度值是锻件侧梁下盖板(3-1)梯形高度值的6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纵置式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侧梁(3)上的全部锻件侧梁下盖板(3-1)、锻件侧梁上盖板(3-2)、中心单立板(3-3)、两个锻件帽筒(3-4)、两个锻件垂向减振器吊座(3-5)、两个锻件制动器吊座(3-6)、两个斜向过度连接座(3-7)、两个锻件横梁管连接座(3-8)和多个锻件铣削残留筋板(3-9)结构,均分别由初始的一整块锻造钢材毛坯件,经多步铣削或钻孔的机加工工序处理制造生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纵置式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侧梁下盖板(3-1)、锻件侧梁上盖板(3-2)、中心单立板(3-3)、两个锻件帽筒(3-4)和锻件铣削残留筋板(3-9)的板件厚度均为20至30mm,其最佳值为25mm。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