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
摘要: 一种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涉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立式法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目前立式法生产的预制混凝土箱涵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而发明的。采用如下生产工艺流程:组装模具,钢筋骨架入模;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不填满整个插口混凝土分层浇筑和振捣,浇捣最后一层混凝土时,沿箱涵插口放置镀锌铁皮或玻璃板;振捣完成后,在插口处的混凝土上表面压上一圈玻璃条或方钢。在箱涵两个侧板上各设置两个吊孔。采用蒸汽养护,箱涵养护后,吊起养生罩,降温,用从自流平材料沿插口布料,填满之前预留高度空间。优点是生产的预制混凝土箱涵产品质量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辽宁衍水水工水泥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晓明;刘平;王先进;张虹;李博;袁志辉;宋子冠;王增强;韩晓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2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0: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28172.0
公开号: CN110978256A
代理机构: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史惠莉
分类号: B28B23/02;B28B1/04;B28B1/093;B28B11/24;B28B7/26;C04B28/00;B;C;B28;C04;B28B;C04B;B28B23;B28B1;B28B11;B28B7;C04B28;B28B23/02;B28B1/04;B28B1/093;B28B11/24;B28B7/26;C04B28/00
申请人地址: 111000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东门路78-82号
主权项: 1.一种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如下生产工艺流程: 一,组装模具; (1),清除内外模上的混凝土粘结浆,并用清水冲洗后擦干,然后均匀的涂隔离剂; (2),底模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地面用水准仪超平,防止底模倾斜,安装底模时保证模具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箱涵承口不倾斜; (3),内模和外模都固定在底模座上; 二,钢筋骨架入模; 三,混凝土浇筑成型;箱涵养护; 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不填满整个插口,预留10毫米-30毫米高度;混凝土分层浇筑和振捣,浇捣最后一层混凝土时,沿箱涵插口放置镀锌铁皮或玻璃板; 采用插入式振动成型,振捣完成后,在插口处的混凝土上表面压上一圈玻璃条或方钢;在箱涵两个侧板上各设置两个吊孔,共四个吊孔; 四,箱涵养护; 采用蒸汽养护,箱涵养护后,达到设计强度75%时,吊起养生罩,降温10-20分钟,用自流平材料沿插口布料,填满之前预留的高度空间,静停一段时间后,自流平材料达到强度5mpa-8mpa时,即可吊运箱涵入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插口处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压入玻璃条或方钢,混凝土终凝后取出玻璃条或方钢,箱涵蒸汽养护达到强度后吊运入库,最后刷粘结剂,嵌入遇水膨胀胶圈。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其特征是: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 水泥:矿渣粉:砂子:石子:水:膨胀剂:碳纤维:减水剂=400:100:600:1200:150:20-50:0.5-2:8-22。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其特征是:定做三套以上的箱涵模具底模,外模和内模各定做一套,形成了三个或以上底模对应一套内模和外模的生产方法,箱涵生产时,先将外模和内模固定在一个底模上,浇筑砼,振捣完成后,静止到砼终凝前,脱掉外模,用吊车吊出内模;把箱涵和底模一起送入养护室内进行蒸汽养护;将外模和内模安装到第二个底模上,如此循环。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其特征是:沿箱涵插口放置镀锌铁皮或玻璃板的宽度为200㎜-30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产预制混凝土箱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插口处的混凝土上表面压上一圈玻璃条或方钢的宽度为20-60㎜、厚度为4-20㎜。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