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
专利名称: 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Step1.1:组合现有A型标准平面船型,将两艘A型标准平面船型并排连接组合成一个A型船队;Step1.2:在A型标准平面船型的长度方向外侧壁上安装多个过闸靠球装置,使得船与闸室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过闸靠球装置相接触配合;Step1.3:将A型船队设置襟翼舵和首侧推器,并保证A型船队进出闸室时一次性通过;Step1.4:将B型标准平面船型与A型船队布置在同一个闸室,并通过过闸靠球装置将B型标准平面船型限位在闸室相应位置;Step1.5:过闸过程中,将A型船队和B型标准平面船型所构成的一闸三船形式,一次性过闸;此过闸方法结合现有的标准船型尺寸,并借助所开发设计的过闸船用靠球,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通航能力。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宜昌一凡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智衡;姚奉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2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7: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28825.5
公开号: CN111017130A
代理机构: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彭娅
分类号: B63B59/02;B63B21/62;B63H21/00;B63H25/38;E02C1/00;B;E;B63;E02;B63B;B63H;E02C;B63B59;B63B21;B63H21;B63H25;E02C1;B63B59/02;B63B21/62;B63H21/00;B63H25/38;E02C1/00
申请人地址: 443105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船舶工业园
主权项: 1.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种不同的过闸方案: 第一种: Step1.1:组合现有A型标准平面船型(11),将两艘A型标准平面船型(1)并排连接组合成一个A型船队; Step1.2:在A型标准平面船型(1)的长度方向外侧壁上安装多个过闸靠球装置(12),使得船与闸室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相接触配合,并使得相连的两艘A型标准平面船型(1)之间也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相接触配合; Step1.3:将A型船队设置襟翼舵和首侧推器,并保证A型船队进出闸室时一次性通过; Step1.4:将B型标准平面船型(13)与A型船队布置在同一个闸室,并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将B型标准平面船型(13)限位在闸室相应位置,使其与A型船队保持一定的长度方向间距; Step1.5:过闸过程中,将A型船队和B型标准平面船型(13)所构成的一闸三船形式,一次性过闸; 第二种: Step2.1:组合现有C型标准平面船型(14),将两艘C型标准平面船型(14)并排连接组合成一个C型船队; Step2.2:在C型标准平面船型(14)的长度方向外侧壁上安装多个过闸靠球装置(12),使得船与闸室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相接触配合,并使得相连的两艘C型标准平面船型(14)之间也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相接触配合; Step2.3:将C型船队由一艘船推拖,进而带动另一艘船,同时通过三峡船闸,并保证C型船队进出闸室时一次性通过; Step2.4:将B型标准平面船型(13)与C型船队布置在同一个闸室,并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将B型标准平面船型(13)限位在闸室相应位置,使其与C型船队保持一定的长度方向间距; Step2.5:过闸过程中,将C型船队和B型标准平面船型(13)所构成的一闸三船形式,一次性过闸; 第三种: Step3.1:新开发设计一种D型标准平面船型(15),将其现有的E型标准平面船型(16),并排连接组合成一个D型船队; Step3.2:在D型标准平面船型(15)和E型标准平面船型(16)的长度方向外侧壁上安装多个过闸靠球装置(12),使得船与闸室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相接触配合,并使得两者之间也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相接触配合; Step3.3:将D型船队由一艘船推拖,进而带动另一艘船,同时通过三峡船闸,并保证E型船队进出闸室时一次性通过; Step3.4:将B型标准平面船型(13)与D型船队布置在同一个闸室,并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将B型标准平面船型(13)限位在闸室相应位置,使其与D型船队保持一定的长度方向间距; Step3.5:过闸过程中,将D型船队和B型标准平面船型(13)所构成的一闸三船形式,一次性过闸; 第四种: Step4.1:组合现有F型标准平面船型(17),将两艘F型标准平面船型(17)并排连接组合成一个F型船队; Step4.2:在相邻的F型标准平面船型(17)的长度方向外侧壁上安装多个过闸靠球装置(12),使得船与闸室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相接触配合,并使得两者之间也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相接触配合; Step4.3:将F型船队设置襟翼舵和首侧推,并保证F型船队进出闸室时一次性通过; Step4.4:将另两艘F型标准平面船型(17)采用Step4.1和Step4.2的方式也组合成另一个F型船队;使其与第一个F型船队布置的同一个闸室,并通过过闸靠球装置(12)将两组F型船队限位在闸室相应位置,使两组F型船队保持一定的长度方向间距; Step4.5:过闸过程中,将两组F型船队所构成的一闸四船形式,一次性过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闸靠球装置(12)包括充气橡胶靠球(1),在甲板(6)的边缘设有两个支撑臂(2),支撑臂(2)的端头与空心轴(4)的两端构成转动连接,充气橡胶靠球(1)与支撑臂(2)的端头之间通过滑键构成相对滑动配合连接,充气管(3)与空心轴(4)连通以给充气橡胶靠球(1)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的结构为:支撑臂底座(21)与甲板(6)固定连接,第一臂(22)与支撑臂底座(21)铰接,第二臂(24)与第一臂(22)铰接,第一臂(22)的自由端设有套筒(26),套筒(26)与空心轴(4)的端头可转动的套接; 以使充气橡胶靠球(1)能够被切换到甲板(6)的上方或甲板(6)的外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套筒(26)至少一端与通气端盖(27)法兰连接,在套筒(26)与通气端盖(27)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8),通气端盖(27)与充气管(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气管(3)上设有电磁阀(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空心轴(4)的结构为:空心轴轴体(41)设有轴向进气孔(43),在空心轴轴体(41)外壁位于充气橡胶靠球(1)内的部分设有径向通孔(44),径向通孔(44)与轴向进气孔(4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充气橡胶靠球(1)的两端固设有端头套筒(45),端头套筒(45)与空心轴轴体(41)之间键连接; 端头套筒(45)的端头与第一端盖(46)法兰连接,第一端盖(46)或端头套筒(45)设有第二密封圈(4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充气橡胶靠球(1)被切换到甲板(6)的外舷时,在第一臂(22)与支撑臂底座(21)之间和第二臂(24)与第一臂(22)之间设有固定销(2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甲板(6)的外舷还设有用于支承充气橡胶靠球(1)的两个支承辊(1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甲板(6)上,支撑臂(2)的附近设有吊机(5),吊机(5)通过升降机构与支撑臂(2)连接; 吊机(5)的结构为:吊臂(52)的底部设有竖轴(53),竖轴(53)与吊机底座(54)可转动的连接,吊机底座(54)与甲板(6)固定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