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方法为:收集电动汽车的特征数据,训练两个机器学习模型,分别预测每天消耗的电量、允许的充电时间;在不同充电模式下,结合日常行车和远程行车两种指令,采用针对性应对充电措施进行充电,包括远程行车指令以及快充模式、远程行车指令以及慢充模式、日常行车指令以及快充模式、日常行车指令以及慢充模式。本发明降低了充电的倍率,在确保用户正常使用车的同时,延长了电动汽车电池寿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苏州正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景宝;王志刚;周星星;李中飞;吕丹;田扩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50993.4
公开号: CN111071074A
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 薛云燕
分类号: B60L53/00;B60L53/62;B60L58/12;G06N20/00;G06Q10/04;B;G;B60;G06;B60L;G06N;G06Q;B60L53;B60L58;G06N20;G06Q10;B60L53/00;B60L53/62;B60L58/12;G06N20/00;G06Q10/04
申请人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浦江路133号2幢
主权项: 1.一种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收集电动汽车的特征数据,训练两个机器学习模型,分别预测每天消耗的电量、允许的充电时间; 步骤2、在不同充电模式下,结合日常行车和远程行车两种指令,采用针对性应对充电措施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收集电动汽车的特征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具体如下: 步骤1.1、实时收集电动汽车的内部特征数据,包括单体电压、单体温度、电流、行车里程、故障记录、充电起始时间、充电停车时间和电池包SOH,同时收集当天的外界特征数据,包括星期、外界温度、天气、假期情况、风向和风力特征数据; 步骤1.2、收集用户当天用车消耗的累计电量,公式为: 式中,Q为用户当天消耗的累计电量、t为时间、I为汽车运行时的电流; 步骤1.3、以电池包SOH、星期、外界温度、天气、假期情况、风向、风力数据为特征输入,以每天消耗电量为输出,训练随机森林的机器学习模型1,用于预测当天消耗的电量; 步骤1.4、以当天消耗的电量、星期、外界温度、天气、假期情况数据为特征输入,以充电停车时间为输出,训练随机森林的机器学习模型2,用于预测允许的充电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在不同充电模式下,结合用户指令采用针对性应对充电措施进行充电,具体如下: 在用户手机端汽车APP中设置日常行车和远程行车两种指令,根据用户的指令以及快慢充模式采用不同的充电策略; (1)远程行车指令以及快充模式: 当用户发出远程行车指令时,若在快充模式下,则按照BMS固有的快充策略,将电池充满; (2)远程行车指令以及慢充模式: 当用户发出远程行车指令时,若在慢充模式下,则采用机器学习模型2预测允许的充电时间Time0,根据预测的充电时间计算采取的充电倍率; (3)日常行车指令以及快充模式: 当用户发出日常行车指令时,若在快充模式下,则采用机器学习模型1预测即将消耗的电量Qm,根据Qm值计算充电截止SOC值SOC_end; (4)日常行车指令以及慢充模式: 当用户发出日常行车指令时,若在慢充模式下,则采用机器学习模型1预测即将消耗的电量Qm,同时,机器学习模型2预测允许的充电时间Time0,两个结合对充电模式进行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用户发出远程行车指令时,若在慢充模式下,则采用机器学习模型2预测允许的充电时间Time0,根据预测的充电时间计算采取的充电倍率,具体如下: (2.1)为防止充电时间预测误差对用户造成影响,需预留部分缓冲时间BufferTime,BufferTime的范围为30min-60min; (2.2)计算目标时间Time1,Time1=Time0-BufferTime,在目标时间Time1的时间范围内将电池充满; (2.3)根据目标时间Time1、电池当前SOC值计算充电电流,公式为: 式中,Ca是额定容量,SOH是当前电芯的健康情况,取值为80%~100%,Cur是在目标时间内将电池充满的最小电流;SOC为荷电状态,取值为剩余容量占电池容量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用户发出日常行车指令时,若在快充模式下,则采用机器学习模型1预测即将消耗的电量Qm,根据Qm值计算充电截止SOC值SOC_end,具体如下: (3.1)计算SOC=70%到40%所放出的电量Qs,公式为: Qs=(70%-40%)*Ca*SOH (3.2)计算充电截止SOC值SOC_end; 若预估电流Qm小于等于Qs,则: SOC_end=70% 若预估电流Qm大于Qs,计算(Qm-Qs)/2对应的SOC变化量ΔSOC,公式为: 则该状况下的充电截止SOC值SOC_end为: SOC_end=70%+ΔSOC 若计算SOC_end大于100%,则: SOC_end=100% (3.3)大数据平台向BMS发送充电截止SOC值SOC_end; (3.4)按照BMS固有的快充策略充电,直到SOC等于SOC_end。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数据和BMS结合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用户发出日常行车指令时,若在慢充模式下,则采用机器学习模型1预测即将消耗的电量Qm,同时,机器学习模型2预测允许的充电时间Time0,两个结合对充电模式进行优化,具体如下: (4.1)计算SOC=70%到40%所放出的电量Qs,公式为: Qs=(70%-40%)*Ca*SOH (4.2)计算充电截止SOC值SOC_end; 若预估电流Qm小于等于Qs,则: SOC_end=70% 若预估电流Qm大于Qs,计算(Qm-Qs)/2对应的SOC变化量ΔSOC,公式为: 则该状况下的充电截止SOC值SOC_end为: SOC_end=70%+ΔSOC 若计算SOC_end大于100%,则: SOC_end=100% (4.3)机器学习模型2预测允许的充电时间; (4.4)为防止充电时间预估误差对用户造成影响,需预留部分缓冲时间BufferTime,BufferTime的范围为30min~60min; (4.5)计算目标时间,Time1=Time0-BufferTime,其中Time1是目标时间,在该时间范围内需要将电池充满; (4.6)根据目标时间Time1、电池当前SOC值计算充电电流,公式为: 式中,SOC_end是计算的充电截止SOC,Cur是在目标时间内将电池充满的最小电流。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