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
专利名称: 一种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气囊,所述浮力气囊包括中间气囊(1)和以中间气囊(1)为主轴线对称布置的外侧气囊(2),中间气囊(1)和外侧气囊(2)并行设置;所述外侧气囊(2)的前部和尾部分别对称安装有机翼(3),机翼(3)的翼梢处安装有涵道动力装置(4);还包括吊舱(8)、尾翼、太阳能电池阵(10)、内部机构或气垫着陆装置(12);所述太阳能电池阵(10)安装在中间气囊(1)的上部;所述气垫着陆装置(12)安装在浮力气囊的底部。本发明采用气动升与浮力相结合,提高了飞艇的载重能力,同时具备对飞艇垂直起降、平飞悬停、机动飞行的控制。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
发明人: 梁浩全;董迪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0: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71681.1
公开号: CN110979625A
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韩雪
分类号: B64B1/06;B64B1/26;B64B1/62;H02J7/35;B;H;B64;H02;B64B;H02J;B64B1;H02J7;B64B1/06;B64B1/26;B64B1/62;H02J7/35
申请人地址: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世博路8号
主权项: 1.一种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气囊,所述浮力气囊包括中间气囊(1)和以中间气囊(1)为主轴线对称布置的外侧气囊(2),中间气囊(1)和外侧气囊(2)并行设置;所述外侧气囊(2)的前部和尾部分别对称安装有机翼(3),机翼(3)的翼梢处安装有涵道动力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气囊包括至少两个外形相同的外侧气囊(2),外侧气囊(2)与中间气囊(1)的主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至10°,中间气囊(1)的主轴线迎角为0°至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气囊(1)采用翼身融合体外形,外侧气囊(2)均采用低阻力流线型结构且横向对称,中间气囊(1)和外侧气囊(2)之间采用热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气囊内部填充氦气;浮力气囊的内部还设有副气囊,副气囊内部填充空气,副气囊与压力控制系统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3)包括机翼主安定面和机翼舵面;所述机翼采用翼肋蒙皮结构,主体承力结构采用复合材料蜂窝或泡沫复合材料结构;机翼舵面采用航空舵机控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动力装置(4)包括涵道(5)、涵道动力系统(15)、涵道桨(6)和涵道矢量系统(7);所述涵道(5)内部中间安装有涵道动力系统(15),涵道动力系统(15)上设有涵道桨(6),涵道(5)外部连接涵道矢量系统(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5)为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涵道;所述涵道动力系统(15)采用涡轮发动机、活塞发动机或电机驱动;所述涵道桨(6)包括2至6片桨叶;所述涵道矢量系统(7)采用双轴矢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舱(8),吊舱(8)安装在中间气囊(1)的底部;所述吊舱(8)前端采用降低气动阻力的流线型,吊舱(8)后部设有后舱门(14),吊舱(8)底部设有下舱门(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翼,尾翼包括上垂尾(9)和下垂尾(13),均安装在外侧气囊(2)的后部;所述尾翼包括尾翼边条、尾翼主安定面和尾翼舵面;尾翼采用翼肋蒙皮结构,主体承力结构采用复合材料蜂窝或泡沫复合材料结构;尾翼舵面采用航空舵机控制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阵(10)、内部机构或气垫着陆装置(12);所述气垫着陆装置(12)安装在浮力气囊的底部;所述太阳能电池阵(10)安装在中间气囊(1)的上表面;所述内部机构分别连接浮力气囊和吊舱(8)。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