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智能航空修复补给系统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智能航空修复补给系统,包括智能控制主机、3D打印机、若干检测仪;所述智能控制主机、3D打印机设置于飞机本体内,若干检测仪遍布于飞机本体;还设有用于修复作业的无人机,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修复装置和扫描仪,修复装置和扫描仪设置于无人机主体上;本发明科学合理,通过本发明,智能控制主机既可通过检测仪信息也可通过主动输入命令触发系统启动,被动触发保证了整个系统的高有效性和高安全性,主动操作保证了操作系统的高灵活性和高实用性,两者结合保证使该智能航空修复补给系统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全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扬州大学 |
发明人: |
陈令坤;吴冲;袁瑞鹏;王琨;曲世友;陶俊波;康爱红;肖姜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21: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75154.8 |
公开号: |
CN111038734A |
代理机构: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分类号: |
B64F5/40;B64F5/60;B64C39/02;B64D47/00;B29C64/386;B29C64/393;B33Y50/00;B33Y50/02;B29C73/16;B;B64;B29;B33;B64F;B64C;B64D;B29C;B33Y;B64F5;B64C39;B64D47;B29C64;B33Y50;B29C73;B64F5/40;B64F5/60;B64C39/02;B64D47/00;B29C64/386;B29C64/393;B33Y50/00;B33Y50/02;B29C73/16 |
申请人地址: |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智能航空修复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主机(1)、3D打印机(2)、若干检测仪(3);所述智能控制主机(1)、3D打印机(2)设置于飞机本体内,若干检测仪(3)遍布于飞机本体; 还设有用于修复作业的无人机(4),无人机(4)包括无人机主体(5)、修复装置(6)和扫描仪(7),修复装置(6)和扫描仪(7)设置于无人机主体(5)上; 所述智能控制主机(1)与3D打印机(2)、若干检测仪(3)、无人机(4)、修复装置(6)和扫描仪(7)连接,智能控制主机(1)和检测仪(3)在飞机起飞后自动启动,3D打印机(2)、无人机(4)、修复装置(6)和扫描仪(7)在检测仪(3)检测到飞机损伤后自动启动,也可在工作人员通过智能控制主机(1)输入操作命令后启动; 所述3D打印机(2)可接收智能控制主机(1)的命令进行3D打印,为飞机修补提供修补部件或物资; 所述若干检测仪(3)遍布于飞机主体各处,用于在飞行过程中实时检测飞机各处的损伤,并将检测情况实时传送给智能控制主机(1); 所述智能控制主机(1)接收到检测仪(3)的飞机损伤警报后,控制3D打印机(2)打印出所需的相应部件,所述无人机(4)接收智能控制主机(1)的命令并携带相应部件离开飞机的机舱,无人机(4)飞至飞机损伤处并逐步调整到与飞机同步飞行状态,与飞机达到同步飞行状态后,设于无人机(4)上的修复装置(6)开始进行飞机修复工作,修复装置(6)使用3D打印机(2)打印的部件对飞行中的飞机进行修补;修补结束后,设于无人机(4)上的扫描仪(7)对飞机损伤部位进行扫描来检查修复效果;检查无误后所述无人机(4)回到飞机的机舱; 所述扫描仪(7)可在无人机(4)修复工作时检测修复进度,在修复工作完成后,检测修复状况,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智能航空修复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主机(1)设置于飞机本体的前部,3D打印机(2)设置于飞机本体的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智能航空修复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4)采用和飞机相同的材料制作,保证在各种条件下自动接收飞机主体的飞行信息,依此进行调整同步飞行并实施修复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智能航空修复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2)在接收到智能控制主机(1)主动命令时,打印出所需物资进行补给。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