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防倾覆重载货梯及其工作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倾覆重载货梯,包括轿厢、曳引轮、轿厢顶部左右两侧的轿厢导向轮,轿厢在轿厢架底面的前部与后部共设置有四个轿厢架底绳轮,沿曳引轮往下延伸的曳引钢丝绳端部依次经左后轿厢架底绳轮、左前轿厢架底绳轮、左轿厢导向轮、右轿厢导向轮、右前轿厢架底绳轮、右后轿厢架底绳轮缠绕后往上固定在机架上。该防倾覆重载货梯的结构简单,曳引钢丝绳牵动轿厢架上下运行,曳引钢丝绳两次绕过同一个轿厢架底,且轿厢架底绳轮分布于轿厢的前部和后部,有利于保持轿厢架前后不会倾覆,有效地阻止轿厢因偏载而引起的倾斜。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福建快科城建增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凡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84559.8 |
公开号: |
CN111056388A |
代理机构: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分类号: |
B66B1/36;B66B7/02;B66B7/04;B66B11/02;B;B66;B66B;B66B1;B66B7;B66B11;B66B1/36;B66B7/02;B66B7/04;B66B11/02 |
申请人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延伸区长龙中路 |
主权项: |
1.一种防倾覆重载货梯,包括轿厢、曳引轮、轿厢顶部左右两侧的轿厢导向轮,其特征在于:轿厢在轿厢架底面的前部与后部共设置有四个轿厢架底绳轮,沿曳引轮往下延伸的曳引钢丝绳端部依次经左后轿厢架底绳轮、左前轿厢架底绳轮、左轿厢导向轮、右轿厢导向轮、右前轿厢架底绳轮、右后轿厢架底绳轮缠绕后往上固定在机架上;轿厢架上还设置有精确平层装置,精确平层装置包括轿厢架底部前侧及后侧固定的螺旋升降机,所述螺旋升降机的螺杆顶端与轿厢的底板下表面接触,所述轿厢架底部还固定连接有能驱动螺旋升降机螺杆升降的驱动电机,轿厢架的侧部固定有位置传感器,所述轿厢架的顶部及底部固定有速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其特征在于:轿厢架均包括上梁与下梁,上梁与下梁的侧部之间经直梁相互连接为一体,构成稳固的刚性框架,轿厢位于轿厢架内部,上梁与下梁分别与轿厢的上端和下端通过弹性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结构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其特征在于:轿厢架安装在井道内,井道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六根导轨,轿厢架在曳引钢丝绳牵动下沿着六根导轨上下运行,轿厢架的直梁上下两端位置均设有导靴,导靴紧固在轿厢架上梁和下梁的导靴固定板上,每根直梁上下两端的导靴均与同侧且相对应的导轨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其特征在于:直梁与导轨数量相同,位置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于轿厢架侧部;下梁包括主轿厢架下梁及设于主轿厢架下梁前后两侧的次轿厢架下梁,所述主轿厢架下梁与次轿厢架下梁两端分别经轿厢架侧梁固定连接,所述主轿厢架下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次轿厢架下梁背离主轿厢架下梁的一侧具有传动安装架下梁,所述传动安装架下梁与次轿厢架下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轿厢下部固定连接的弹簧下端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次轿厢架下梁背离主轿厢架下梁的一侧中部还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安装板及一对升降机安装板,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位于一对升降机安装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其特征在于:直梁包括固定于主轿厢下梁两侧的主轿厢架直梁及固定于次轿厢下梁两侧的次轿厢架直梁,所述主轿厢架直梁及次轿厢架直梁上固定有导靴安装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驱动电机安装板,所述螺旋升降机固定于升降机安装板,所述轿厢架底部的前侧及后侧固定有螺旋升降机具有一对,所述螺旋升降机向中部延伸有能驱动螺杆转动的传动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两侧的传动轴同步转动实现同侧一对螺旋升降机同步升降;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2个或2个以上,所述速度传感器为激光速度传感器。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曳引钢丝绳牵动轿厢架上下运行,曳引钢丝绳两次绕过同一个轿厢架底,且轿厢架底绳轮分布于轿厢的前部和后部,有利于保持轿厢架前后不会倾覆,有效地阻止轿厢因偏载而引起的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轿厢架上下运行过程中,每根直梁上下两端的导靴均与同侧且相对应的导轨滑动配合,六根导轨限制了轿厢扭转,磨损间隙不容易产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倾覆重载货梯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轿厢架上下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沉降补偿,具体为:工作时轿厢底板与螺旋升降机的升降螺杆同步升降,弹簧具备良好的缓冲作用;电梯速度进入平层减速运行,经过多段减速后进入爬行阶段,楼层位置感应器即将开始进入电梯隔磁板区域时,速度传感器获取电梯运行速度,从而通过A/D转换,将电梯位置和实时速度的信号反馈到控制模块,在进入爬行阶段时,向驱动电机发出正/反转和旋转圈数的指令,提前驱动电机进行动力输出,并通过传动轴带动螺旋升降机的螺杆升降运动,进而轿厢上移或下降到精确的平层位置。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