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黄土是农业土壤的母质,是黄土地区进行各种工程建筑的主要场所,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质,黄土地区经常发生水土流失、地基湿陷、水库边坡、路堑及黄土塬边滑坡及崩塌等灾害性地质活动,因此,研究黄土的工程性质是黄土地区的一项重要课题。黄土性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形成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之中,对水具有特殊敏感性—湿陷性,许多工程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而引起的,所以,对黄土的湿陷性研究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西安地区首次在黄土地区修筑地铁,因此对沿线黄土的湿陷性进行研究就尤为重要,本文运用西安地铁一号线的土工资料,对西安地铁一号线黄土的湿陷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黄土地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及其周围建筑物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四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对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做了分析总结,在众多因素中,对湿陷性影响最大的就是黄土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和塑性指数,本文选取这三个物理指标来描述黄土的湿陷系数。第二部分运用西安地铁一号线的土工资料,对其沿线的黄土,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下的湿陷系数与物理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预测黄土湿陷系数的数学模型。第三部分首先对第一种模型中的三个参数进行了探讨,描述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三者之间的关系。a1+3i、a2+3i、a3+3i分别代表含水量、孔隙比、塑性指数对湿陷系数影响的权重,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1+3i+a2+3i+a3+3i=1。其次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下,依据黄土孔隙比范围的不同,对第一种预测湿陷系数的模型进行试算,给出了在孔隙比范围不同时,a1+3i、a2+3i、a3+3i的具体值,并得出在同一种地貌单元下a3+3i为一常值,以此可以得出各种地貌单元下计算黄土湿陷系数的具体表达式。第四部分运用本文模型计算出来的湿陷系数和本文提出的判定方法,对地铁一号线沿线的7个车站的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进行了划分,并与传统方法计算出来的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本文的预测模型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更加的合理化,为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帮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