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项: |
1.一种裂缝性储层水平井钻井液固相污染后污染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建立天然裂缝钻井液污染模型,赋值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天然裂缝宽度、天然裂缝密度这些特征参数; S2、时间步开始,计算基质及天然裂缝内流体流速,具体如下; 根据公式(1)计算流体压力: 根据公式(2)计算天然裂缝网格渗透率: 根据公式(3)和(4)计算流体流速: 式中,p为单元格内流体压力,Pa;kx、ky为单元格x、y方向的平均渗透率,m2;u、v为x、y方向的流速,m/s;μ为流体粘度;φ为单元格内平均孔隙度,无因次;cl为流体压缩系数,Pa-1;ρ为流体密度,kg/m3;knf为天然裂缝渗透率,m2;wnf为天然裂缝宽度,m; S3、基于流体流速计算结果计算泥浆固相浓度分布; S4、计算本时间步内由天然裂缝内向壁面滤失的钻井液固相质量MGX: MGX=CnfvnfΔyhΔt (6) 式中,Cnf为天然裂缝内泥浆固相的质量浓度,kg/m3;Δy为y方向单元格长度,m;h为储层厚度,m;vnf为天然裂缝向壁面的滤失速度,由公式(1)和(4)计算得出;Δt为时间步长度,s; S5、计算进入储层钻井液固相比例fGX; S6、计算附着于天然裂缝壁面的泥饼厚度hGX: 式中,h为储层厚度,m;Δy为y方向单元格长度,m;ρGX为钻井液固相密度,kg/m3;、φGX为泥饼孔隙度,实验测得; S7、计算污染后天然裂缝壁面网格平均渗透率kwr,c': 式中,km为储层基质原始渗透率、Δx为x方向单元格长度,m;kGX'为滤饼渗透率,实验测得; S8、计算泥饼生成后天然裂缝宽度w'nf: 式中,wnf为天然裂缝宽度;hGX,L和hGX,R分别为附着于天然裂缝左、右壁面的泥饼厚度;pt和pt-1分别是本时间步和上时间步的流体压力;Kn为裂缝刚强系数,MP/m; S9、更新天然裂缝宽度、天然裂缝壁面网格平均渗透率,重复步骤S2~S8,直至泥浆污染过程结束,获得污染后裂缝性储层渗透率分布特征; S10、在储层模型中设置固定出口模拟生产井位置,设定出口处流体压力为0.1×106Pa,计算稳态条件下储层内流体压力分布: 其中,计算过程中根据天然裂缝内流体压力值修正天然裂缝宽度及渗透率,并迭代直至收敛,收敛判据取1~103Pa: 计算稳态条件下出口处的总流量Q: 式中,k为生产边界上每个网格的渗透率; 计算污染条件下产能指数PI: 式中,为模型平均压力;pwf为井底流压; S11、将储层及天然裂缝渗透率恢复为步骤S1的初始值,重复步骤S10,其中将公式(11)替换为公式(15): 计算未污染条件下产能指数PIini: 式中,为模型平均压力;pwf,ini为井底流压; S12、计算储层污染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性储层水平井钻井液固相污染后污染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计算泥浆固相浓度分布公式如下: 式中,C为由钻井液固相浓度,mol/m3;De为泥浆固相扩散系数,m2/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性储层水平井钻井液固相污染后污染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计算进入储层钻井液固相比例fGX的公式如下: 式中,rGX(D)为不同粒径钻井液固相占比;Dm为储层基质孔喉最大直径,m;DGX为钻井液固相粒径,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性储层水平井钻井液固相污染后污染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具体是:将步骤S7计算的kwr,c'更新至公式(1)中,将kx、ky均替换为kwr,c',将步骤S8计算的w'nf更新至公式(2)中,重复步骤S2~S8,直至泥浆污染过程结束,获得污染后裂缝性储层渗透率分布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