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及用于构成转向装置的组件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及用于构成转向装置的组件,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包括一受动油压缸、一第一从动油压缸、一第二从动油压缸及一油路系统,其中受动油压缸用于承受骑乘车的龙头的舵杆驱动,第一从动油压缸及第二从动油压缸分别用于驱动骑乘车的前叉旋转,油路系统用于提供液压油的流动路径,据使液压油进入或离开受动油压缸、第一从动油压缸及第二从动油压缸,操作舵杆可通过骑乘车的转向装置控制前叉作动,从而改变骑乘车的行车方向。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野宝车料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郑佳霖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8-1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1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11018742.2 |
公开号: |
CN117048755A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晶 |
分类号: |
B62K21/00;B62K21/02;B;B62;B62K;B62K21;B62K21/00;B62K21/02 |
申请人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大工业区台商工业园17-02地块 |
主权项: |
1.一种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受动油压缸连接骑乘车的龙头的舵杆,受动油压缸承受舵杆驱动; 一第一从动油压缸耦接骑乘车的前叉,第一从动油压缸驱动前叉旋转,第一从动油压缸的缸径定义为第一缸径; 一第二从动油压缸耦接前叉,第二从动油压缸驱动前叉旋转,第二从动油压缸的缸径定义为第二缸径,且第二缸径大于第一缸径; 一油路系统包括数个油道、数个储油器及数个油道切换阀,其中各油道形成液压油的流动路径,液压油进入或离开受动油压缸、第一从动油压缸及第二从动油压缸,各油道切换阀分别设于选定的一个油道,各储油器分别对应连通各油道切换阀,各储油器分别用于收容及释放液压油,从而变换第一从动油压缸或第二从动油压缸对应各储油器的连通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油路系统包括四个储油器及四个油道切换阀,各油道分别定义为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及第四油道,各储油器分别定义为第一储油器、第二储油器、第三储油器及第四储油器,各油道切换阀分别定义为第一油道切换阀、第二油道切换阀、第三油道切换阀及第四油道切换阀; 第一油道连通受动油压缸及第一从动油压缸,第二油道连通第一油道及第二从动油压缸,第三油道连通受动油压缸及第二从动油压缸,第四油道连通第三油道及第一从动油压缸; 第一油道切换阀、第二油道切换阀、第三油道切换阀及第四油道切换阀分别对应设于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及第四油道; 第一储油器连通第一油道切换阀,第一从动油压缸选择连通受动油压缸或第一储油器;第二储油器连通第二油道切换阀,第二从动油压缸选择连通受动油压缸或第二储油器;第三储油器连通第三油道切换阀,第二从动油压缸选择连通受动油压缸或第三储油器;第四储油器连通第四油道切换阀,第一从动油压缸选择连通受动油压缸或第四储油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受动油压缸的内部沿轴向间隔形成一第一缸室及一第二缸室,第一缸室位于舵杆及第二缸室之间; 第一从动油压缸的内部沿轴向间隔形成一第三缸室及一第四缸室,第四缸室位于第三缸室及前叉之间; 第二从动油压缸的内部沿轴向间隔形成一第五缸室及一第六缸室,第六缸室位于第五缸室及前叉之间; 第一油道连通第一缸室及第三缸室,第二油道连通第一油道及第六缸室,第三油道连通第二缸室及第五缸室,第四油道连通第三油道及第四缸室,第三缸室选择连通第一缸室或第一储油器,第四缸室选择连通第二缸室或第四储油器,第五缸室选择连通第二缸室或第三储油器,第六缸室选择连通第一缸室或第二储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杠杆,杠杆主要由一第一杆段及一第二杆段轴向连接构成,杠杆具有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杆段及第二杆段之间,连接部连接前叉,第一从动油压缸连接第一杆段,第二从动油压缸连接第二杆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油路系统更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骑乘车不转向时控制各油道切换阀同步作动。 6.一种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受动油压缸连接骑乘车的龙头的舵杆,受动油压缸承受舵杆驱动; 一第一从动油压缸耦接骑乘车的前叉,第一从动油压缸驱动前叉旋转,第一从动油压缸的缸径定义为第一缸径; 一第二从动油压缸用于耦接前叉,第二从动油压缸驱动前叉旋转,第二从动油压缸的缸径定义为第二缸径,且第二缸径大于第一缸径; 一油路系统包括一第五油道、一第六油道、一第七油道、一第五储油器、一第六储油器及一五口二位阀,其中第五油道、第六油道及第七油道分别形成液压油的流动路径,第五油道连通受动油压缸及五口二位阀,第六油道连通第一从动油压缸及五口二位阀,第七油道连通第二从动油压缸及五口二位阀,第五储油器及第六储油器分别用于收容及释放液压油,第五储油器及第六储油器分别连通五口二位阀,从而变换第一从动油压缸或第二从动油压缸对应第五储油器、第六储油器及受动油压缸的连通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杠杆,杠杆主要由一第一杆段及一第二杆段轴向连接构成,杠杆具有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杆段及第二杆段之间,连接部连接前叉,第一从动油压缸连接第一杆段,第二从动油压缸连接第二杆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车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油路系统更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骑乘车不转向时控制五口二位阀作动。 9.一种用于构成骑乘车的转向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用于配合一受动油压缸及一第一从动油压缸设置,据此构成所述的转向装置; 受动油压缸连接骑乘车的龙头的舵杆,受动油压缸承受舵杆驱动,第一从动油压缸耦接骑乘车的前叉,第一从动油压缸驱动前叉旋转,第一从动油压缸的缸径定义为第一缸径; 所述的组件,包括: 一第二从动油压缸用于耦接前叉,第二从动油压缸驱动前叉旋转,第二从动油压缸的缸径定义为第二缸径,且第二缸径大于第一缸径; 一油路系统连接受动油压缸、第一从动油压缸及第二从动油压缸; 油路系统包括数个油道、数个储油器及数个油道切换阀,其中各油道形成液压油的流动路径,液压油进入或离开受动油压缸、第一从动油压缸及第二从动油压缸,各油道切换阀分别设于选定的油道,各储油器分别对应连通各油道切换阀,从而变换第一从动油压缸或第二从动油压缸对应各储油器的连通关系,各储油器分别用于收容及释放液压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构成骑乘车的转向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油路系统包括四个储油器及四个油道切换阀,各油道分别定义为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及第四油道,各储油器分别定义为第一储油器、第二储油器、第三储油器及第四储油器,各油道切换阀分别定义为第一油道切换阀、第二油道切换阀、第三油道切换阀及第四油道切换阀; 第一油道用于连通受动油压缸及第一从动油压缸,第二油道用于连通第一油道及第二从动油压缸,第三油道用于连通受动油压缸及第二从动油压缸,第四油道用于连通第三油道及第一从动油压缸; 第一油道切换阀、第二油道切换阀、第三油道切换阀及第四油道切换阀分别对应设于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及第四油道,第一储油器连通第一油道切换阀; 第一从动油压缸选择连通受动油压缸或第一储油器,第二从动油压缸选择连通受动油压缸或第二储油器,第二从动油压缸选择连通受动油压缸或第三储油器,第一从动油压缸选择连通受动油压缸或第四储油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构成骑乘车的转向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受动油压缸的内部沿轴向间隔形成一第一缸室及一第二缸室,第一缸室位于舵杆及第二缸室之间; 第一从动油压缸的内部沿轴向间隔形成一第三缸室及一第四缸室,第四缸室位于第三缸室及前叉之间; 第二从动油压缸的内部沿轴向间隔形成一第五缸室及一第六缸室,第六缸室位于第五缸室及前叉之间; 第一油道连通第一缸室及第三缸室,第二油道连通第一油道及第六缸室,第三油道连通第二缸室及第五缸室,第四油道连通第三油道及第四缸室,第三缸室选择连通第一缸室或第一储油器,第六缸室选择连通第一缸室或第二储油器,第五缸室选择连通第二缸室或第三储油器,第四缸室选择连通第二缸室或第四储油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构成骑乘车的转向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杠杆,杠杆主要由一第一杆段及一第二杆段轴向连接构成,杠杆具有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杆段及第二杆段之间,连接部连接前叉,第一从动油压缸连接第一杆段,第二从动油压缸连接第二杆段。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构成骑乘车的转向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油路系统更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骑乘车不转向时控制各油道切换阀同步作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