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并联连接的多个换热支路,每个所述换热支路适于与车辆的电池热交换,每个所述换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二端相连;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包括箱体和第一换热件。由此,第一冷凝器对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降温,通过将并联连接的换热支路与第一冷凝器相连,使制冷剂可以对电池制冷;通过将第一换热件与第一冷凝器相连,低温制冷剂可通过第一换热件对保温箱制冷;通过将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换热件相连,高温制冷剂可以对保温箱制热,实现保温箱冷暖一体设置,同时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并且保温箱与电池共用压缩机和第一冷凝器,提升热管理系统的集成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申请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经科;钟益林;吴春芬;韩素平;赵鹏帆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4-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1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20978846.7 |
公开号: |
CN220009388U |
代理机构: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勇勇 |
分类号: |
B60H1/00;B60K11/02;H01M10/663;H01M10/6567;H01M10/625;B;H;B60;H01;B60H;B60K;H01M;B60H1;B60K11;H01M10;B60H1/00;B60K11/02;H01M10/663;H01M10/6567;H01M10/625 |
申请人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比亚迪路3009号; |
主权项: |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1),所述压缩机(11)设有排气口和进气口; 第一冷凝器(12),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 并联连接的多个换热支路,每个所述换热支路适于与车辆的电池热交换,每个所述换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第二端相连,每个所述换热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 保温箱(14),所述保温箱(14)包括箱体和用于调节所述箱体内温度的第一换热件(142),所述保温箱(14)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制冷模式,所述第一换热件(1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54)连通且所述第一换热件(142)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在所述制热模式,所述第一换热件(142)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换热件(142)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支路与所述第一换热件(142)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142)的第二端与开度可调的第二节流元件(152)相连,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52)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选择性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支路上串联有第二换热件(13),每个所述换热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件(13)之间串联有第三节流元件(153),每个所述换热支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3)之间串联有第四节流元件(151),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53)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选择性连通;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16),所述第一换热器(16)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第四节流元件(15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6)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第二端选择性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53)的开度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罐(17),所述储液罐(17)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12)和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储液罐(17)被构造成用于储存一部分制冷剂并可排放储存的制冷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加热器(171),所述加热器(171)设于所述储液罐(17)以加热所述储液罐(17)内的制冷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乘员舱温度的车内冷凝器(19),所述车内冷凝器(19)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车内冷凝器(19)的第二端和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换热器(16)。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换热支路热交换。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