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下料组件、切磨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介质、计算机设备
专利名称: 下料组件、切磨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介质、计算机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硬脆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下料组件、切磨一体机切磨一体机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其中的切磨一体机包括包括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输送组件和下料转运组件,所述下料转运组件包括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和多个下料转运工位,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带动所述多个下料转运工位中的任意一个到达或者离开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相衔接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谋求通过多个下料转运工位协作的方式提高切磨一体机的下料效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东;37
申请人: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清乐;刘文秀;牟祥云;乔石;苏赓;史东海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9-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1277345.7
公开号: CN117103485A
代理机构: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白改芳
分类号: B28D7/04;B28D5/04;B28D7/00;B24B27/00;B24B41/00;B24B51/00;B;B28;B24;B28D;B24B;B28D7;B28D5;B24B27;B24B41;B24B51;B28D7/04;B28D5/04;B28D7/00;B24B27/00;B24B41/00;B24B51/00
申请人地址: 266114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崇盛路66号
主权项: 1.一种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 下料输送组件;以及 下料转运组件; 其中,所述下料转运组件包括: 多个下料转运工位; 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其能够使所述多个下料转运工位到达或者离开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相衔接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包括: 下料输送线,其上能够放置工件; 下料驱动传动组件,其能够带动下料输送线运动从而将放置于其上的工件转运至对应于所述下料转运组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包括下料防护组件,所述下料防护组件包括下料防护箱体,所述下料输送线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下料防护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包括与工件沿长度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下料端部防护侧板,所述下料端部防护侧板以可活动或者可移除的方式构成所述下料防护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端部防护侧板在对应于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内侧的侧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包括下料防护盖板,所述下料防护盖板以可活动或者可移除的方式构成所述下料防护箱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包括与下料端部防护侧板相邻的第一下料侧部防护侧板,所述第一下料侧部防护侧板上设置有能够抵接至工件的下料压紧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包括与第一下料侧部防护侧板相对的第二下料侧部防护侧板,所述第二下料侧部防护侧板在对应于下料防护箱体内侧的侧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包括: 下料转运切换驱动部件,其能够带动所述下料转运工位运动并因此使得所述下料转运工位到达或者离开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相衔接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包括: 下料转运切换导向部件,下料转运切换驱动部件带动所述下料转运工位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导向部件运动。 11.一种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磨一体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下料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磨一体机包括: 剖切组件,其能够对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 磨削组件,其能够对待加工件或者经所述剖切组件剖切作业后的待加工件进行磨削作业; 上下料组件,其包括: 上料组件,其能够将待加工件送达对应于所述剖切组件和/或所述磨削组件的位置; 下料组件,能够将经剖切作业和/或磨削作业的待加工件移出所述切磨一体机; 其中,对应于所述上料组件的上料路径和对应于所述下料组件的下料路径之间彼此平行和/或方向相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转运切换机构能够使所述多个下料转运工位沿工件的宽度方向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磨一体机包括中转机构,所述上料组件能够经所述中转机构将待加工件送达对应于所述剖切组件和/或所述磨削组件的位置;并且/或者 所述下料组件能够经与所述中转机构的协作将经剖切作业和/或磨削作业的待加工件移出所述切磨一体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切组件包括: 载料台组件,所述上料组件能够经所述中转机构将待加工件送达所述载料台组件; 切割机头组件,其能够对放置于所述载料台组件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组件包括载料台基体,所述载料台基体包括第一载料台基体和第二载料台基体, 所述第一载料台基体和第二载料台基体之间具有间隙,以便: 通过切割机头组件的切割线以沿间隙移动的方式对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组件包括载料台基准台,所述载料台基准台配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载料台基准台能够借助于所述调节机构沿待加工件的宽度方向靠近/远离所述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头组件包括切割机头基体,所述切割机头基体设置有切割轮组件、张力轮组件以及环绕于二者之间的、能够对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的环形切割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头组件包括切割机头调整组件,所述切割机头基体能够借助于所述切割机头调整组件沿待加工件的宽度方向靠近/远离所述间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切组件包括剖切进给组件,所述切割机头组件借助于所述剖切进给组件以沿所述间隙运动的方式对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组件包括: 平面磨削组件,其至少能够对剖切作业产生的剖切面进行磨削作业;并且/或者 倒角磨削组件,其至少能够对对应于剖切作业产生的剖切面的两个棱边进行磨削作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组件包括台面组件,所述台面组件包括: 台面部分;以及 台面驱动部件,其能够驱动所述台面部分沿待加工件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平面磨削组件和/或所述倒角磨削组件对放置于所述台面部分的待加工件进行磨削作业。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磨削组件包括至少一套,每套所述平面磨削组件包括两个;并且/或者 所述倒角磨削组件包括至少两套,每套所述倒角磨削组件包括两个。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切组件为能够对待加工件进行中剖作业的中剖组件。 25.一种切磨一体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磨一体机包括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输送组件和下料转运组件,所述下料转运组件包括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和多个下料转运工位,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带动所述多个下料转运工位中的任意一个到达或者离开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相衔接的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包括下料输送线和下料驱动传动组件,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下料驱动传动组件带动所述下料输送线运动,从而将放置于所述下料输送线上的工件转运至对应于所述下料转运组件的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磨一体机包括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夹持组件, 所述下料输送组件包括下料防护组件,所述下料防护组件包括下料防护箱体,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包括下料防护盖板和/或与工件沿长度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下料端部防护侧板,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下料端部防护侧板和/或所述下料防护盖板以可活动或者可移除的方式打开。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端部防护侧板在对应于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内侧的侧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 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包括与下料端部防护侧板相邻的第一下料侧部防护侧板,所述第一下料侧部防护侧板上设置有下料压紧组件, 所述下料防护箱体包括与第一下料侧部防护侧板相对的第二下料侧部防护侧板,所述第二下料侧部防护侧板在对应于下料防护箱体内侧的侧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下料压紧组件抵接至工件,从而: 使得工件分别的端部和侧部分别抵接至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包括下料转运切换驱动部件和下料转运切换导向部件, 所述的“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机构带动所述多个下料转运工位中的任意一个到达或者离开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相衔接的位置”包括: 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驱动部件带动所述下料转运工位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导向部件运动,并因此使得所述下料转运工位到达或者离开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相衔接的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驱动部件带动所述下料转运工位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导向部件运动,并因此使得所述下料转运工位到达或者离开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相衔接的位置”包括: 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驱动部件带动所述下料转运工位沿所述下料转运切换导向部件运动,并因此使得所述下料转运工位沿工件的宽度方向到达或者离开与所述下料输送组件相衔接的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磨一体机包括剖切组件、磨削组件和上料组件,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剖切组件对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并且/或者 使所述磨削组件对待加工件或者经所述剖切组件剖切作业后的待加工件进行磨削作业;并且/或者 使所述上料组件经所述中转机构将待加工件送达对应于所述剖切组件和/或所述磨削组件的位置; 其中,对应于所述上料组件的上料路径和对应于所述下料组件的下料路径之间彼此平行和/或方向相反。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切组件包括载料台组件和切割机头组件, 所述的“使所述剖切组件对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包括: 使所述切割机头组件对经所述中转机构放置于所述载料台组件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组件包括载料台基体,所述载料台基体包括第一载料台基体和第二载料台基体,所述第一载料台基体和第二载料台基体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的“使所述切割机头组件对经所述中转机构放置于所述载料台组件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包括: 使所述切割机头组件的切割线以沿间隙移动的方式对经所述中转机构放置于所述载料台组件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组件包括载料台基准台,所述载料台基准台配置有调节机构, 在“使所述切割机头组件的切割线以沿间隙移动的方式对经所述中转机构放置于所述载料台组件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载料台基准台借助于所述调节机构沿待加工件的宽度方向靠近/远离所述间隙。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头组件包括切割机头基体、切割机头调整组件以及环形切割线, 在“使所述切割机头组件的切割线以沿间隙移动的方式对经所述中转机构放置于所述载料台组件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切割机头基体以及所述环形切割线借助于所述切割机头调整组件沿待加工件的宽度方向靠近/远离所述间隙。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组件包括平面磨削组件和/或倒角磨削组件, 所述的“使所述磨削组件对待加工件或者经所述剖切组件剖切作业后的待加工件进行磨削作业”包括: 使所述平面磨削组件至少对剖切作业产生的剖切面进行磨削作业;并且/或者 使所述倒角磨削组件至少对对应于剖切作业产生的剖切面的两个棱边进行磨削作业。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组件包括台面组件,所述台面组件包括台面部分以及台面驱动部件, 所述的“使所述磨削组件对待加工件或者经所述剖切组件剖切作业后的待加工件进行磨削作业”包括: 使所述台面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台面部分沿待加工件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平面磨削组件和/或所述倒角磨削组件对放置于所述台面部分的待加工件进行磨削作业。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所述剖切组件对待加工件进行剖切作业”包括: 使所述剖切组件对待加工件进行中剖作业。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25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切磨一体机的控制方法。 40.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25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切磨一体机的控制方法。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