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热管理系统
专利名称: 热管理系统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在某一工作模式下,压缩机、第一换热部、节流装置及第三换热部连通,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第一泵、第二换热部及电池换热装置连通,第二泵、第四换热部及电池换热装置连通,第二换热部或第四换热部与第三换热器连通。本申请中,在某一工作模式下,第一泵、第二换热部及电池换热装置连通,第二泵、第四换热部及电池换热装置连通,可以使较高温的工作介质和较低温的工作介质混合成较为合适的温度的工作介质,然后流入电池换热装置的入口,降低电池收到冷冲击和热冲击的可能性,从而保护电池。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杭州绿能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奇昉;王冬丽;王希龙;杨云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8-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1010517.4
公开号: CN117124798A
代理机构: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罗宏伟
分类号: B60H1/00;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67;H01M10/663;B;H;B60;H01;B60H;H01M;B60H1;H01M10;B60H1/00;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67;H01M10/663
申请人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21号大街60号1幢
主权项: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换热器及电池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三换热部和第四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与大气环境换热;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某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部、所述节流装置及所述第三换热部连通,所述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或所述第四换热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部、所述节流装置及所述第三换热部连通,所述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所述节流装置串接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出口和所述第三换热部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部与所述第四换热部进行热交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电机换热装置和空调箱,所述第四换热器能够与所述空调箱的空气热交换; 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混合制热模式,在所述第一混合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第四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器及所述电机换热装置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二混合制热模式,在所述第二混合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第四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机换热装置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乘客舱单热模式,在所述乘客舱单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器及所述电机换热装置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换热器能够与所述空调箱的空气热交换; 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混合制冷模式,在所述混合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第五换热器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电池单冷模式,在所述电池单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 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乘客舱单冷模式,在所述乘客舱单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第五换热器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阀、第二阀、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电机换热装置和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四换热部; 所述第一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阀通过阀芯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二阀具有第五端口、第六端口、第七端口和第八端口,所述第二阀通过阀芯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 所述第一支路的四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三端口、所述第四端口、所述第七端口和所述第八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支路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支路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三阀、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电机换热装置和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四换热部; 所述第三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第八接口,所述第三阀通过阀芯切换八个接口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支路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八接口连通,第二支路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五接口和第七接口连通,第三支路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六接口能够与所述电池换热装置的入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入口和所述电池换热装置的入口均能够与所述第一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电池换热装置的出口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出口均能够与所述第一泵的入口连通;和/或, 所述第五换热器的入口和所述电池换热装置的入口均能够与所述第二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电池换热装置的出口和所述第五换热器的出口均能够与所述第二泵的入口连通。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