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数字模拟的城市立交桥高杆照明失能眩光研究 |
关键词: | 城市立交桥;高杆照明;失能眩光;数字模拟 |
摘要: |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立交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大中城市出现,立体交通的行车安全性得到重视,尤其是夜间行车安全。由于立交桥的占地面积广,多采用高杆灯方式进行功能性照明。为保障夜间行驶安全,需对立交桥光环境质量进行详细研究。因此,天津大学王立雄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178299)——《基于高动态图像技术的城市立交桥照明安全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论文作为该基金项目的第二阶段,对立交桥高杆照明进行数字化软件模拟,计算眩光评价指标的相关数值,并分析失能眩光的产生规律,对眩光指标的限值进行预测。 本项研究工作实地调研了中国北京市、天津市的80座城市立交桥的建设特点及高杆照明情况,分析了互通式、分离式等不同立交桥的构造形式,以及高杆照明的光源、灯具、灯杆位置、灯杆高度等因素。提出了基于Dialux照明软件平台的典型立交桥数字模型及高杆照明参数。这一典型数字模型及照明参数的确立,为研究立交桥眩光产生规律提供了基础条件。 由于国内外相关照明标准中,均未明确提及立交桥眩光的评价指标,以往的研究中采用阈值增量TI作为其指标,但是没有形成定论。本论文亦研究了用于室外区域和体育场照明评价指标的眩光值 GR是否可以用于立交桥眩光评价指标。并对两者的计算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典型立交模型光环境TI与GR的计算,分别与相应的标准值相比较,初步得出眩光值GR对于研究立交桥高杆照明的眩光影响更有价值。 因此,本论文采用眩光值GR研究立交桥高杆照明眩光的产生规律。首先将典型模型数字化,采用照明设计软件dialux,对眩光评价指标眩光值GR进行计算,并通过改变灯杆高度、灯具仰角,得到一系列 GR值,通过对该数据分析,研究其变化对立交桥高杆照明失能眩光的产生规律。 由于立交桥构成复杂,本研究认为不能采用一个GR值作为立交桥的评价指标,应根据立交桥不同部位的特点,分别给出GR限值。本论文通过软件模拟对不同部位的限值进行了预测。 |
作者: | 程玉红 |
专业: | 建筑技术科学 |
导师: | 王立雄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天津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3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