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轨道不平顺预测分析研究
论文题名: 青藏铁路轨道不平顺预测分析研究
关键词: 铁路维修;轨道不平顺;变化规律;预测分析
摘要: 青藏铁路格拉段海拔平均4500米,常年空气稀薄、含氧量不足、紫外线强、气候复杂、地质条件特殊是其显著的特征,被誉为修建在世界“第三极”上的钢铁长城。作为工务而言,要养护维修好青藏铁路,确保铁路线路设备质量安全稳定,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自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开通运营后,西藏、青海两省区经济快速发展,青藏铁路列车开行密度逐年加大、通过总重显著增加,轨道承受的荷载加剧,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轨道几何形位变化发展加剧,尤其是受轨下基础、长大坡度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轨道平顺性变化的问题最为显著。这对保持多年冻土区段线路质量持续稳定,特别是防治轨道不平顺偏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属于单线线路,近年来随着客货运量的饱和和持续增长,大大压缩了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天窗”,运输和设备养护维修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确保行车安全,对于动静态检查的设备隐患只能通过申请“临时天窗”进行整治,造成了对行车秩序的干扰。如何针对青藏铁路设备、环境、人员等特点,在不影响运输效率而又能保持轨道设备质量持续稳定,保持青藏铁路行车安全畅通,在设备养护维修上,大量通过动静态检查、合理编制维修和大修计划,以及通过对青藏铁路轨道不平顺发展变化规律总结和分析,把握青藏铁路轨道状态及其变化规律,控制线路设备质量风险,提高轨道管理水平,保持线路轨道几何平顺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对轨道不平顺预测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青藏铁路开通以来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对青藏铁路轨道几何不平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对青藏铁路雁石坪-唐古拉段冻土极不稳定区建立了基于轨道质量指数的预测模型。本文对轨道几何不平顺检测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对轨道几何不平顺恶化原因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对轨检车轨道几何不平顺检测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值、趋势项和里程漂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异常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文章还对青藏铁路轨道质量指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对雁石坪-唐古拉段轨道质量指数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预测模型。
作者: 文军山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刘秀波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