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市地下道路逃生救援系统有效性研究
论文题名: 城市地下道路逃生救援系统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地下道路;疏散仿真;逃生救援系统;通行能力
摘要: 当前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国内城市地下道路规划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合理有效的疏散逃生通道布置,是保证地下道路火灾时人员成功自救与外部快速救援的必要前提。然而疏散逃生通道的适用性与有效性仍未明确,且尚缺乏相应的设计标准可依。基于人员安全疏散准则与最不利疏散工况,针对人行横向联络通道与同洞上下层互通逃生楼梯两类常规疏散型式,综合采用典型工程案例调研、现场人员疏散试验、人员疏散数值仿真和疏散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对人员疏散基础参数、疏散通道合理断面形式及安全间距限值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
  (1)在系统整理大量工程实例基础上,结合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一般特征,以疏散能力、疏散风险以及救援便利性等为评价指标,建立地下道路疏散逃生方式优劣分级体系,回答了不同疏散型式在城市地下道路的适用性,为地下道路逃生设施的选型提供基本依据。
  (2)借助横向人员疏散试验平台开展不同通道宽度与间距下的疏散模拟试验,通过连续观测1.2m~2.0m净宽横通道通行能力变化情况,得出了通道净宽与人员逃生效率相关关系、寻找到横通道临界出口宽度;通过对人员疏散过程的节点分解,观测了200m~400m不同横通道间距人员净逃生时间,获得了人员完整疏散时间,分析得出横通道间距与安全疏散时间的相关关系。
  (3)借助纵向人员疏散试验平台开展0.8m常规逃生楼梯宽度下的疏散模拟试验,探明了逃生楼梯的疏散性能、揭示出人员群集流动规律与瓶颈排队现象,以此提出同洞上下层互通逃生楼梯的合理布置形式及人群疏解建议。
  (4)消化继承地下道路人员疏散仿真经典模型,引入人员疏散速度、通道通行能力等疏散分析关键参数实测值进行模型修正,提高疏散仿真准确度与可信度。通过对200m~500m不同横通道间距的疏散仿真,验证了安全疏散时间与通道间距关系,提出了横通道安全间距上限控制值;通过对0.8m~l.4m四组逃生楼梯在不同楼梯间距下的疏散仿真,获得了楼梯净宽与人员逃生效率变化关系,提出了有效楼梯宽度值与可接受楼梯间距上限值。
  (5)考虑人员疏散行为理论与疏散试验特征现象,在仿真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类疏散通道设置模式的优化方案,为地下道路疏散逃生通道的性能化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 陈智聪
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袁大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