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论文题名: 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挂篮悬臂施工;敏感度系数;徐变效应;温度荷载
摘要: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主墩采用墩梁固结形式,同时在边墩位置处设置支座,是一种复杂的超静定结构,如果单纯依靠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结构成桥线形和内力将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应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线形和内力进行控制,使得结构成桥线形和内力达到理想状态。现阶段,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通常采用挂篮悬臂施工方法,施工工期较长,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各项参数的实际值与施工图设计时采用的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比如结构各项设计参数理论值与实际值、结构设计温度荷载与实际温度、结构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理论值与实际值、合龙顺序、合龙施工中的临时荷载等,同时施工过程中,在连续墩墩顶设置墩梁临时固结,施工完成后进行结构体系转换,施工工艺复杂,结构的实际线形及内力状态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与结构理论设计值产生一定偏差,若在实际施工中未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下一个箱梁节段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随着新的箱梁节段施工,两者偏差急剧累加,增大结构施工安全隐患,造成质量安全事故。
  因此,有必要在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立施工控制体系,采集影响结构实际状态的各项参数,将实际参数与结构设计中的理论计算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相应的修正,使得理论计算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结构的实际状态,更好地指导实际施工过程,最终结构成桥线形以及内力状态满足理论成桥状态要求。
  本文以西阳河大桥为依托工程,进行了混凝土容重γ、弹性模量E以及预应力损失值三项在内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同时引入敏感度系数S识别影响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最大悬臂状态以及成桥状态的主要设计参数、次要设计参数;进行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分析,研究发现成桥10年全桥整体下挠但各跨下挠量略有不同,其中成桥5年内主梁下挠增长较快,随着时间的增长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的长期变形影响较小;进行了温度荷载影响分析,得出了整体升温、整体降温、梯度升温、梯度降温四种温度荷载工况下结构的应力和位移状态,进而提出控制温度荷载影响的措施;分析不同合龙顺序对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成桥状态实际位移和应力的影响,并确定合理的合龙方案。
作者: 薛红霞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韩万水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