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碳化硅陶瓷管或棒的制备方法 |
摘要: | 一种碳化硅陶瓷管或棒的制备方法,采用挤压成型的方法来成型坯体,采用 常压烧结的方法进行烧结,以亚微米级碳化硅粉、添加剂为主原料,包括以下步 骤:1)将主原料干法球磨;然后添加水、分散剂、增塑剂、润滑剂和液态粘结 剂再湿法球磨;2)采用喷雾造粒工艺对碳化硅浆料进行造粒;3)经真空练泥- 陈腐-真空练泥后,采用一次直接挤压成型方法挤压出坯体;4)采用分段干燥机 制对成型后坯体进行干燥;5)将碳化硅陶瓷管或棒坯体放在真空炉中,以氩气 做保护气体两次烧结。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碳化硅陶瓷管或棒的耐高温强度、耐腐 蚀性优于反应烧结的产品,且与热压烧结方式相比此方法制备的产品形状尺寸受 限较小且成本更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宁波欧翔精细陶瓷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林 海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09-05-1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0910098376.X |
公开号: | CN101560104 |
代理机构: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分类号: | C04B35/622(2006.01)I |
申请人地址: | 315500浙江省奉化市东郊开发区东峰路61号 |
主权项: | 1、一种碳化硅陶瓷管或棒的制备方法,采用挤压成型的方法来成型坯体, 采用常压烧结的方法进行烧结,其特征是以重量百分比60%-98.5%的亚微米级碳 化硅粉、1.5%-40%的添加剂组成主原料,以主原料重量为100%;所述添加剂包 括固相烧结助剂、液相烧结助剂或复合添加物,所述固相烧结助剂为碳化硼和碳; 所述液相烧结助剂为氧化铝、氧化钇,所述复合添加物为碳化硼、氧化铝、氧化 钇、氧化镧,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主原料干法球磨1小时; 2)、将干磨后的主原料中依次加入为主原料重量100%-150%的水、0.5%-1.5% 的分散剂、0.2%-1.5%的增塑剂、0.5%-1.5%的润滑剂、1%-3%的液态粘结剂再湿 法球磨4-9小时,配置成固含量为40%-55%的碳化硅浆料;所述分散剂为四甲基 氢氧化铵,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所述润滑剂是油酸,所述液态粘结剂是丙烯 酸树脂; 3)、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对湿磨后的碳化硅浆料进行造粒,得到碳化硅造粒粉, 所述喷雾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工艺参数为:进口温度为220-250℃,出口 温度为75-120℃,雾化压力为0.8-1.5MPa; 4)、以造粒粉的重量为100%,在喷雾干燥后的造粒粉中添加为造粒粉料重 量13%-17%的水在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真空练泥; 5)、将真空练泥后的泥料用塑料箱密封陈腐12-48小时; 6)、将陈腐后泥料再次真空练泥后,用真空挤压成型机挤压出碳化硅管或棒 坯体; 7)、将坯体放在60-100℃的烘箱中干燥6-12小时,然后提高温度到120-150℃ 再干燥2-5小时; 8)、对干燥后坯体进行初加工,得到碳化硅管或棒; 9)、将初加工后坯体放在真空炉中,用氩气做保护气体进行预烧,升温至 600-1000℃保温1-3小时,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毛坯; 10)、将毛坯在真空炉中,用氩气做保护气体进行常压烧结,升温至 1850-2200℃保温1-3小时,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常压烧结碳化硅管或棒; 11)、对烧结后的碳化硅管或棒进行精加工,得到成品。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