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TOD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研究——以济南R2线腊山站为例
论文题名: TOD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研究——以济南R2线腊山站为例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快速城市化;TOD导向
摘要: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空间尺度迅速扩张,使得日常出行距离日益增加,交通需求急剧增长。面对着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现实条件,许多城市都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期望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空间的引导作用,实现城市轨道沿线城市功能与交通功能的一体化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通过对站点周边步行范围内的土地进行高密度混合使用开发,整合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效率,对实现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促进绿色出行,提升站点地区空间环境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开展TOD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济南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呈现“一城两区”的东西带状形态,各类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加大公交优先发展的力度,努力调整出行结构,2009年济南市启动《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济南轨道交通R2线是最先建设的三条轨道线路之一,是缓解城市东西向交通压力,支撑带状城市空间拓展的骨干线路。腊山站位于轨道R2线西段,中心城区外围西南方向,依据站点地区的用地功能与其交通服务范围及水平的匹配度,腊山站属于一般类型站点,较具代表性;并且,在开展《济南市轨道交通R2线沿线规划策划》时,市政府要求把腊山站作为五个重点规划站点之一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济南R2线腊山站为研究对象,以TOD理论研究为借鉴,探讨站点地区的规划布局,为其他轨道站点之类提供参考。
  论文以轨道交通R2线腊山站为例,主要包括三方面研究内容。首先,对TOD核心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从TOD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模式、规划原则和特征、适用地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TOD规划实践以及站点地区规划的适用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方法、内容三个方面分析TOD理论在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中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TOD导向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在空间尺度、土地使用、交通组织三个方面的规划方法。最后,对腊山站点地区开展TOD规划实践,以服务半径划分空间层次,确定各功能用地的比例和布局模式,完善车行和人行交通系统规划。上述研究成果旨在站点地区规划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期望能为济南其他站点地区规划提供借鉴。
作者: 王一鸣
专业: 城市规划
导师: 崔东旭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