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Anylogic仿真的地铁三线换乘站客流组织服务水平分析评价 |
关键词: |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评价模型 |
摘要: | 近年来,我国主要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大,线路条数与里程数量迅速增加,多条线路交汇而形成的多线换乘车站日益增多。多线换乘车站主要服务区同时汇集了多条线路不同方向的客流,客流量大、客流交织易引发冲突乃至拥堵,这将严重影响车站的乘车秩序,降低客运服务水平。科学合理的客流组织有利于实现客流在站内高效、便捷、快速、安全流动,因此研究多线换乘站的客流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针对三线换乘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前期建设方案选择方面,还未对三线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三线换乘站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对客流组织行为进行仿真建模,从多角度综合评价客流组织服务水平,并提出改进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论文针对不同换乘型式的三线换乘站的优劣势进行调研分析,介绍三线换乘站的三类客流流线,分别从微观个体与宏观整体时空分布分析客流特征;对地铁客流组织常用方法与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总结。 其次本文以西安纺织城地铁站为实例,对该站的客流组织行为进行仿真建模。建立纺织城站物理场景模型;根据客流预测与实地调研数据,结合客流特征,设定行人智能体与列车智能体参数变量;再建立行人与列车的逻辑流程,增加数据统计功能;将物理场景与智能体的逻辑流程相结合实现纺织城站客流组织仿真建模。 之后文章对现有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评价指标进行调研,针对现有指标适应性差的问题,引入站台客流最大消散时间作为新的评价指标;分析指标的相关性与适应性,筛选得到 6 个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应用该评价指标对现有仿真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引入T-S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仿真所得指标数据进行动态评价,得出纺织城站各条线路综合性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评价等级,评价结果显示:9号线服务水平等级在C-D级波动,随着客流量增大,稳定在D级;1号线客流组织服务水平等级在D-E级波动;6号线的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较差,早高峰时稳定在E级。根据仿真与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评价结果对客流组织提出了分散站台冲突区域、引导就近安检进站、改变扶梯运行方向等具体改善措施。 |
作者: | 田龙 |
专业: | 交通运输工程 |
导师: | 徐双应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长安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