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贵阳地铁S1号线场区膨胀性围岩稳定性与对策研究
论文题名: 贵阳地铁S1号线场区膨胀性围岩稳定性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 地铁隧道;膨胀性围岩;稳定性;变形机理
摘要: 近年来,为缓解城区人地矛盾,公共交通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其中地铁工程可谓“异军突起”。地铁工程场区人口密集,地下环境复杂,若遇膨胀性围岩等特殊地质,则使建造难度倍增。工程领域因膨胀性岩土独特性而导致的事故不胜枚举,隧道工程领域尤为突出。为探明贵阳地铁S1号线场区膨胀性围岩的稳定性,本文依托贵阳地铁S1号线黄河北路站至望城坡站区间的膨胀性围岩(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取样、室内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分析、数值仿真并结合隧道现场监控量测,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开展膨胀性围岩(泥岩)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测定了研究区段围岩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及其水浸软化变形特性,发现其含水率平均值为6.84%,天然含水样及烘干样块体密度分别为2.57g·cm-3、2.50g·cm-3 ,颗粒密度平均值为2.69g·cm-3,孔隙率平均值为7.07%;其天然含水状态单轴抗压强度为7.21MPa,干燥后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了55.9%,而含水率增至8.20%时,降至0.51MPa;其失水后再遇水,裂隙发育迅速,岩体崩解速度较天然状泥岩更快,崩解后的岩块更细,崩解更彻底。
  (2)开展了研究区段膨胀性围岩(泥岩)膨胀特性试验及微观结构试验研究,揭示了膨胀性围岩(泥岩)膨胀机理。试验发现,其侧向约束膨胀率明显高于轴向及径向自由膨胀率,且岩样膨胀压力波动范围较大,介于66.21kPa~106.95kPa;岩样黏土矿物含量达47.2%,以伊利石(30.8%)为主;其微观表面粗糙、裂隙发育、颗粒间胶结弱、孔隙相互贯通,利于水分进入;因其黏土矿物含量以伊利石为主,故其膨胀特性表现并不突出,但隧道开挖致使岩体次生裂隙发育,岩体膨胀特性增强。
  (3)基于隧道压力拱理论及岩体力学方法,构建了膨胀性围岩压力计算模型,计算了围岩膨胀附加压力系数η对围岩压力的影响,推导了膨胀性围岩稳定性分析理论公式,基于围岩安全系数k,初步给出了膨胀性围岩稳定性判据。
  (4)开展隧道开挖不同工况下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膨胀压力作用下,与无膨胀压力工况相比,围岩变形明显加快,提前了两个步序呈现加速变形趋势,且隧道左、右洞变形量均高于无膨胀压力工况;X方向上的主应力值均高于无膨胀压力工况,其最大值位于仰拱区域,是无膨胀压力工况的1.7倍,且拱顶主应力较无膨胀压力工况明显增大;Y、Z方向上的主应力最大值均位于拱腰,较无膨胀压力工况分别增大33.87%、18.04%,表明围岩膨胀性会导致围岩应力、应变增大、收敛期延长,致使围岩稳定性大打折扣,尤其是隧道仰拱的影响甚大。
  (5)考虑研究区段隧道围岩膨胀特性,对其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发现膨胀性围岩变形持续时间长、围岩压力波动性大,其规律与膨胀性围岩稳定性理论分析基本相符,并为处治此类工程现场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 彭星
专业: 土木水利
导师: 饶军应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贵州大学
学位年度: 2023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