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2012版C-NCAP轿车正面偏置碰撞车身前部改进仿真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2012版C-NCAP轿车正面偏置碰撞车身前部改进仿真研究
关键词: 汽车技术;正面偏置碰撞;动能传递路径;模拟仿真;吸能部件
摘要: 2012年,我国新版新车评价标准对轿车偏置碰撞提出更高要求,将偏置碰撞车速由2009版的56km/h提高至64km/h,大大增加了撞击瞬间,整车车身构架所受的冲击力,对轿车碰撞抗撞能力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同时,这对我国汽车企业,在轿车被动安全的设计水平方面提出更高的挑战。如何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针对在2009版偏置碰撞测试中合格,但在2012版提速后不合格的轿车,进一步提高轿车40%偏置碰撞抗撞性能,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本文运用汽车技术研究领域的先进CAE仿真技术,在某款两厢轿车的几何模型基础上,根据2012版C-NCAP实验法规,建立了偏置碰撞实验仿真模型,提出分散碰撞能量路径的优化思路。在56km/h和64km/h两种碰撞速度下模拟碰撞,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碰撞速度提高后,车身加速度峰值比56km/h碰撞速度的有大幅上升。根据对64km/h的模拟碰撞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车身前部主要吸能部件中,左前纵梁的形变和吸能远远大于右前纵梁。由此,提出从轿车左纵梁的前端,用一根梁,连接到右纵梁后端的优化方案,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二次优化。运用二次优化的最优方案再次模拟偏置碰撞,达到降低车身加速度的优化效果。模拟实验证明,新斜梁具有分散碰撞动能的作用,对提高轿车偏置碰撞抗撞性能有帮助。
   本文对提高轿车40%偏置碰撞抗撞性能提出了优化方案,所采用试验仿真流程对该领域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对汽车企业,为应对更高要求的汽车碰撞安全性法规,提出新的改进方案。
作者: 刘栗
专业: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导师: 邵毅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