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用于检测水中非甾体抗炎药的方法
专利名称: 用于检测水中非甾体抗炎药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中非甾体抗炎药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水样预处理:水样过滤除去悬浮物,调节水样为酸性;固相萃取:依次用甲醇,酸性超纯水活化固相萃取小柱;将水样过柱,富集完成后用甲醇溶液淋洗小柱并在真空下干燥;用甲醇洗脱目标物,收集洗脱液并氮吹定容;过滤后转移至棕色进样小瓶中,待测;样品分析: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水样中非甾体抗炎药的浓度。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分离富集并检测多种非甾体抗炎药,检出限可低至0.2ng/L,具有预处理对环境友好、富集高效、回收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及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不同水体中多种非甾体抗炎药的准确、灵敏、快速的分析检测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大学
发明人: 王祥宁;江杨诚;胡建成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450134.1
公开号: CN108760952A
代理机构: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代理人: 顾勇华
分类号: G01N30/06(2006.01)I;G01N30/88(2006.01)I;G;G01;G01N;G01N30;G01N30/06;G01N30/88
申请人地址: 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检测水中非甾体抗炎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水样预处理:对待检水样先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通过粗滤过程去除大颗粒杂质,接着采用孔隙尺寸不高于0.7μm的玻璃纤维滤膜,继续对完成粗滤过程的待检水样进行细滤,在过滤后,采用稀盐酸调节pH不大于3,得到预处理后的预处理水样;(2)固相萃取:(2.1)依次将5mL甲醇和5mL的pH不大于3的酸性超纯水加入HLB固相萃取小柱,使其缓慢滴下,并控制其流速为1mL/min,得到活化后的萃取柱;(2.2)利用上样管,将在所述步骤(1)中制备的预处理水样添加到所述步骤(2.1)中活化好的固相萃取小柱内,控制其流速为10mL/min,进行上样;(2.3)在所述步骤(2.2)中将水样过柱富集完成上样后,用5mL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不低于10%的甲醇溶液淋洗小柱,待无溶液滴出后,用真空泵抽干至少30min,进行真空干燥除水;(2.4)用2×3mL的甲醇洗脱目标物,收集洗脱液于15mL离心管中,氮吹,再用甲醇定容至1mL,用孔隙尺寸不大于0.22μm的有机相针孔滤膜过滤后,将所得样品转移至2mL进样小瓶中,待测;(3)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进行样品分析:(3.1)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EC‑C18(3.0×100mm,2.7μm);流动相A:甲醇,流动相B:超纯水;采用2×3mL的甲醇梯度洗脱程序:起始按照体积比为20%甲醇:80%超纯水的流动相的浓度配比进行初步洗脱;在初步洗脱10min后,按照体积比为80%甲醇:20%超纯水的流动相的浓度配比进行第二阶段洗脱,在初步洗脱14min后完成第二阶段洗脱,然后按照体积比为90%甲醇:10%超纯水的流动相的浓度配比进行第三阶段洗脱;在初步洗脱17min后完成第三阶段洗脱,然后按照体积比为20%甲醇:80%超纯水的浓度配比进行末阶段洗脱;在梯度洗脱程序中,控制流速为0.4mol/min;柱温为40℃;进样体积为10μL;(3.2)质谱条件:离子源: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ESI);检测模式:负离子模式;气体温度:350℃;流速:5L/min;雾化器压力:45psi;辅助鞘流气温度:350℃;流速:11L/min;毛细管电压:‑3500V;扫描方式:采用多通道反应监测模式(MRM);在所述步骤(3.1)中的色谱条件和所述步骤(3.2)中的质谱条件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对在所述(2.4)中的进样小瓶中的待测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样品中非甾体抗炎药的浓度。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