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估
论文题名: 青藏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估
关键词: 青藏铁路;滑坡;危险性评估;灾变指数
摘要: 滑坡是仅次于地震和洪水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它常常摧毁建筑,堵塞交通,给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危害,尤其是产生于交通干线周边的滑坡,时常摧毁道路、阻碍交通,导致交通运输中断。青藏铁路由于沿线地形复杂,断裂发育,植被盖度较差,是滑坡多发的铁路干线,极大地增加了铁路运营的灾害风险。因此,对青藏铁路沿线的滑坡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以及历史滑坡危害等五个方面的12项具体指标,应用GIS工具和定量、半定量方法,对青藏铁路沿线产生滑坡的岩性、坡度、相对高差、降雨量、河流分布密度、植被覆盖率、地震强度、断裂带、滑坡点密度、频次、植被破坏程度和矿山工程密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滑坡评估模型对青藏铁路沿线的滑坡危险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将青藏铁路沿线分为高、较高、中、低、较低5个滑坡危险等级,其中高危险区长约84 km,占青藏铁路全程的4%,主要分布在羊八井-拉萨段;较高危险度区经过的线路长742 km,约占全程的38%,主要分布在西宁-海晏地区、天峻-柯柯段、昆仑山区、安多-那曲地区以及唐古拉山地区;中危险度区经过的线路长492 km;占全程的25%,主要分布在楚玛尔河-雁石坪地区、当雄盆地地区;较低危险区经过的线路长214 km,占全程的11%,主要分布在青海湖盆地区域;柴达木盆地为低危险度区,经过的线路长433 km,占全程的22%。最后根据评估结果绘制了青藏铁路沿线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依据对青藏铁路沿线交通运营系统滑坡灾害危险性的认知,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的响应措施,一是在充分勘查和论证基础上,加强青藏铁路沿线的预报和防治工作,充分做好预案,二是本着“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原则,对区域内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治理,是对高等级危险区域加大预防、监测和预警;三是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构建具有以预防为主的滑坡灾害危险性管理策略的新型管理体系。
作者: 费杜秋
专业: 自然地理学
导师: 刘峰贵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 2010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