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智能无人机起水面起降起落架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无人机起水面起降起落架结构,包括托架、承载柱、强化横梁、浮筒、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控制系统,浮筒端面与至少两条承载柱相互连接,承载柱末端通过转台机构与浮筒上端面铰接,强化横梁通过转台机构分别与承载柱外表面铰接,托架与承载柱上端面铰接,浮筒包括承载底板、浮块、射流气泵及射流喷嘴。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各类无人机设备在水面上起飞降落作业的需要和在水面航行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降低无人机在水面航行及起飞时的阻力,从而有效提高无人机起降作业及水面航行时的平稳性,并有效的提高驱动效率降低运行能耗,提高续航能力。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春浓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1044396.4 |
公开号: |
CN109110110A |
分类号: |
B64C25/32(2006.01)I;B;B64;B64C;B64C25 |
申请人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朝安南路丰收街1座二层203U |
主权项: |
1.一种智能无人机起水面起降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无人机起水面起降起落架结构包括托架、承载柱、强化横梁、浮筒、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其中浮筒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其上端面与至少两条承载柱相互连接,所述的承载柱末端通过转台机构与浮筒上端面铰接,并与浮筒上端面呈0°—90°夹角,各承载柱均沿浮筒轴线方向均布,且承载柱轴线与浮筒轴线相交,所述的承载柱中,各承载柱均分布在同一片面内且相邻两条承载柱间呈0°—90°夹角,所述的强化横梁至少一条,所述的强化横梁与浮筒上端面平行分布,并通过转台机构分别与各承载柱外表面铰接,所述的托架为框架结构,位于浮筒正上方,与水平面平行并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柱上端面铰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托架下端面并与各承载柱相互连接,所述的浮筒包括承载底板、浮块、射流气泵及射流喷嘴,所述的承载底板上端面设至少一条导向滑轨,所述的浮块若干,通过导向滑轨与承载底板上端面滑动连接,并沿承载底板轴线分布,所述的射流喷嘴至少一个,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底板后端面相互铰接,且所述的射流喷嘴轴线与承载底板轴线相交并呈0°—180°夹角,所述的射流喷嘴通过导流管与射流气泵相互连通,所述的射流气泵位于承载底板上端面,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嵌于浮筒侧表面并沿自下而上分布至少3个,且各液位传感器均位于与承载底板中点垂直分布的同一直线方向上,控制系统位于托架下端面,并分别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台机构及浮筒的射流气泵电气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