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车辆用冷却器装置
专利名称: 车辆用冷却器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在外气取入通道以比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出的方式配置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中,抑制在车辆后部碰撞时碰撞载荷从外气取入通道直接作用于冷却器主体而使冷却器主体损伤。吸气通道(外气取入通道)以能够相对于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前侧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冷却器主体的上侧。冷却器主体经由冷却器安装托架安装于地板,而吸气通道安装于冷却器主体,且吸气通道的安装强度比冷却器主体的安装强度低。因此,在向吸气通道施加了碰撞载荷(Fr)的情况下,吸气通道从冷却器主体脱离而向车辆前侧相对移动,由此降低作用于冷却器主体的碰撞载荷,能够抑制冷却器主体损伤而使冷却介质漏出。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日本;JP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村康一;古川智章;高木清式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91968.2
公开号: CN110103701A
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兆阳;苏卉
分类号: B60K11/06(2006.01);B;B60;B60K;B60K11
申请人地址: 日本爱知县丰田市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冷却器装置(10),使冷却介质流通的热交换式的冷却器(24)主体及将用于通过热交换对所述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外气向所述冷却器主体内引导的外气取入通道(26)配置于车辆后部侧,所述车辆用冷却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气取入通道比所述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出,并且, 所述外气取入通道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前侧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 所述冷却器主体安装于车身(20),所述外气取入通道安装于所述冷却器主体,并且所述外气取入通道相对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安装强度低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安装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主体使用金属制部件(22、41)安装于所述车身,所述外气取入通道使用树脂制部件(66)安装于所述冷却器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气取入通道具备向所述冷却器主体内导入所述外气的导入部(60),所述外气取入通道以所述导入部紧贴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方式安装于该冷却器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外形呈平板形状,所述冷却器主体以大面积的上表面(30)及下表面(32)成为大致水平的姿势配置,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上表面向该冷却器主体内导入所述外气,将该外气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放出,并且, 所述外气取入通道的所述导入部以覆盖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器主体连接有排气通道(28),该排气通道接收所述外气通过该冷却器主体内而放出的放出空气,并具有由于车辆行驶时的气流(A)而成为负压的排气口(82), 由于所述排气口成为负压,所述放出空气通过所述排气通道而从该排气口向外部排出,新的外气被吸入到所述外气取入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比所述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出,并且, 所述排气通道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前侧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 所述排气通道安装于所述冷却器主体,并且所述排气通道相对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安装强度低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安装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外形呈平板形状,所述冷却器主体以大面积的上表面(30)及下表面(32)成为大致水平的姿势配置在比车辆(12)的地板(20)靠下侧的位置,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上表面向该冷却器主体内导入所述外气,将该外气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放出,并且, 所述排气通道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接收所述放出空气,将该放出空气从向下开口的所述排气口向下方排出。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