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确定空间环境协合效应相关度的方法
专利名称: 确定空间环境协合效应相关度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间环境协合效应相关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依照在轨轨道环境,确定出高低温交变环境;选取复合材料,分组经受几种空间环境状态;依照试验方案完成环境效应试验;依据效应等效原理,确定原子氧试验剂量及试验机时;制定热循环试验参数;完成两因素环境矩阵试验,并进行试验后的试验样品性能参数测试;对矩阵表内的测试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别与单因素试验结果的简单加合比值即相加性系数。本发明通过地面单因素及顺次作用试验数据的理解、处理和外推、探究,能够对在轨空间环境因素同时作用效应进行预估预判,有效提升空间环境试验研究有效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翟睿琼;沈自才;王志浩;杨东升;田东波;姜利祥;夏彦;刘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0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75011.0
公开号: CN110108840A
分类号: G01N33/00(2006.01);G;G01;G01N;G01N33
申请人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主权项: 1.空间环境协合效应相关度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依照材料拟应用的实际任务的轨道环境,应用MSISE 90模型计算出原子氧试验输入条件;依照在轨轨道环境,确定出可能经受的高低温交变环境; 第二,选取试验用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单向板裁切为20mm×6mm×2mm的试验样品,将每一种类型的复合材料分为5组,用以分别经受和表征5种空间环境状态,包括:1)原始状态;2)单一原子氧环境(AO);3)单一热循环环境(TC);4)先原子氧后热循环环境(AO+TC);5)先热循环后原子氧环境(TC+AO); 第三,依照试验方案完成环境效应试验,即:1)第一组样品放置于真空皿中原样保存,2)对第二组、第三组样品开展原子氧试验,3)同步开展对第四组、第五组样品的热循环试验,4)将原子氧试验后的第三组样品进行热循环试验,5)将热循环试验后的第五组样品进行原子氧试验; 第四,依据效应等效原理,采用Kapton H膜质量损失法对原子氧束流密度进行标定,并确定原子氧试验剂量及试验机时,依据公式如下: 原子氧束流密度 原子氧剂量 其中:ΔMk标定Kapton样片的质量损失,g;AkKapton标定样片的辐照面积,4cm2;ρkKapton标定样片的密度,1.42g/cm3;RkKapton标定材料在空间原子氧环境条件下的反应率4.0×10-24cm3/atom;t标定试验持续时间,s; 第五,制定热循环试验参数,并作图记录试验中的设定温度曲线; 第六,做好试验前准备工作,并对第1组材料的性能参数测试; 第七,完成两因素环境矩阵试验,并进行试验后的试验样品性能参数测试; 第八,将5组样品的剪切强度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分别计算⊿AO,⊿TC,⊿(AO+TC),⊿(TC+AO)四组剪切强度变化量; 第九,对矩阵表内的测试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并将双向顺次作用试验后的测试结果分别与单因素试验结果的简单加合的比值即相加性系数进行计算,命名为顺次试验效应相加性系数; 第十,依照计算式进行协合效应相关度的计算,命名为协合相关性系数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性能参数为剪切性能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剪切性能参数通过剪切试验获得,剪切试验采用三点短梁法,按每分钟1~2mm/min加载速度对试样连续加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剪切试验的层间剪切强度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Pmax为断裂时最大负荷(N),ω为样品宽度(mm),h为样品厚度(mm),测试过程按照GB/T 30969-2014来执行。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