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墩柱包括立柱和立柱上的盖梁,立柱按钢筋骨架分为横梁、横梁下的直立柱和横梁上的斜立柱,集中加工墩柱的钢筋骨架和作为承重体系的钢管架,加工完成后运输到施工场地;钢管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搭设钢管架至对应高度,配合墩柱的浇筑,浇筑顺序从下至上依次为直立柱、横梁、斜立柱、盖梁。本发明采用“集中加工,整体吊装”的形式,在确保加工精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钢筋加工工期。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龚韬;邵风行;刘薇;杜海洋;胡云桦;谢王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1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3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97185.7 |
公开号: |
CN110184926A |
代理机构: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弘毅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
申请人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新典路21号 |
主权项: |
1.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墩柱包括立柱和立柱上的盖梁,立柱按钢筋骨架分为横梁、横梁下的直立柱和横梁上的斜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集中加工墩柱的钢筋骨架和作为承重体系的钢管架,加工完成后运输到施工场地; 第二步:钢管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搭设钢管架至对应高度,配合立柱的浇筑,浇筑顺序从下至上依次为直立柱、横梁、斜立柱; 第三步:在下层基础上继续叠加搭设钢管架至盖梁对应高度,盖梁下方对称分布有两排四列的钢管架;盖梁包括与斜立柱连接的交接段; 第四步:在每排钢管架上方放置四根第三大梁,在第三大梁上方对应盖梁的位置处,等间距放置若干根与第三大梁垂直的第三分配梁;在第三分配梁上方对应交接段的位置处,对称放置两根与第三分配梁垂直的副分配梁,副分配梁位于斜立柱两侧; 第五步:在每根第三分配梁上方等间距搭设若干根通过下槽钢连接的支架立杆,位于支架立杆底部的下槽钢与第三分配梁垂直;在每根副分配梁上方等间距搭设若干根通过下副槽钢连接的支架立杆,位于支架立杆底部的下副槽钢与副分配梁垂直; 第六步:在支架立杆上方搭设盖梁的底模,然后整体吊装盖梁的钢筋骨架; 第七步:安装盖梁的侧模,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在支架立杆中段搭设与其垂直的连接杆,使支架立杆和连接杆组合形成框架结构;第三大梁两端与钢管架接触的位置处,等间距设置有五块加劲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盖梁还包括位于横梁正上方的中心段,中心段两端依次向外延伸有折角段、交接段和悬臂段,盖梁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中心段的底面高于交接段的底面,折角段的底面为连接中心段与交接段的斜面,悬臂段的底面为向外侧上方倾斜的斜面;第六步中,搭设底模之前,先在支架立杆上方对应悬臂段处放置悬臂段支撑架,对应交接段处放置与副分配梁垂直的上副槽钢,对应折角段处放置折角段支撑架,对应中心段处放置与第三分配梁垂直的上槽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悬臂段支撑架、折角段支撑架和上槽钢上方等间距放置若干根与第三大梁垂直的方木,在上副槽钢上方对应副分配梁位置处放置与第三分配梁垂直的方木,在方木上方铺设1.5cm厚优质竹胶板作为盖梁的底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浇筑立柱时,先浇筑直立柱,浇筑高度为横梁下1m位置,且保证钢筋骨架有足够的预留长度进行后续连接;再浇筑至横梁以上50cm,且保证钢筋骨架有足够的预留长度进行后续连接;然后浇筑斜立柱至盖梁底标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直立柱浇筑完成后,搭设钢管架至距离横梁底标高1.9m位置处,在每侧钢管架上方放置四根第一大梁,在第一大梁上方等间距放置若干根与其垂直的第一分配梁,在第一分配梁上方等间距搭设若干根支架立杆,支架立杆底部通过下槽钢通长连接,下槽钢的放置方向与第一分配梁垂直,支架立杆上方放置与第一分配梁垂直的上槽钢,上槽钢两端上方放置与横梁配合的横梁支撑架,在上槽钢和横梁支撑架上方铺设方木和1.5cm厚优质竹胶板作为底模,方木与上槽钢垂直;安装好横梁的底模后,整体吊装横梁的钢筋骨架,再安装横梁的侧模,最后对横梁进行混凝土浇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横梁浇筑完成后,拆除横梁的模板及其承重支架,保留钢管架,继续叠加搭设钢管架至一定高度,在每根斜立柱两侧的钢管架上方分别放置四根第二大梁,在第二大梁上方对应斜立柱位置处等间距放置四根与第二大梁垂直的第二分配梁,在每根第二分配梁上方对称放置两个落架装置,然后在落架装置上方放置衬垫架,在衬垫架上方放置斜立柱支撑架,在斜立柱支撑架上安装斜立柱的底模后进行斜立柱钢筋骨架的吊装,然后安装斜立柱的侧模,斜立柱的侧模两侧固定有对拉基座,通过连接在对拉基座上的拉绳将两根斜立柱对拉固定,最后浇筑斜立柱时对称均匀浇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轨共建双层一体化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管架包括四根互相平行的竖管和八根与竖管垂直的横管,竖管与横管互相连接构成长方体框架;搭设钢管架之前,先在承台及现状道路上浇筑条形基础作为钢管架的基础,条形基础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尺寸为1.6m×2.9m;钢管架之间采用M16高强螺栓连接,钢管架有五种尺寸类型,根据竖管的高度进行分类,其高度包括0.75m、1m、2m、3m、4m;竖管为DN219mm钢管,其壁厚t为8mm,竖管的轴线投影构成的矩形尺寸均为1.2m×2.4m;横管为DN102mm钢管,其壁厚t为5mm,横管固定在距离竖管端面25cm处;高度为2m、3m、4m的钢管架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一根连接竖管的斜管,每根竖管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根斜管,斜管与竖管的连接处相距竖管端面50cm,斜管为DN102mm钢管,其壁厚t为5mm。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