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由扑翼主轴1、承载桁架翼梁部件2、浮动翼梁座3、浮动桁架翼梁部件5、翼端翼肋架6组成多自由度空间四边形;浮动翼梁座3绕与机体固接的扑翼主轴1作主导扑动,承载桁架翼梁部件2滞后随动;当扑翼俯仰转换时,浮动桁架翼梁部件5在翼端翼肋架6的限制下,绕销轴4发生微小幅度的前后摆动;翼根翼肋架7和若干(本案3只)间隔翼肋架8跨接于双梁之间且限位于各翼梁的梳齿型支杆处,随梁而动,形成延翼展方向渐变的俯仰角;单膜翼面8布局于翼梁中心区域与各隔翼肋架共同组合成4个具有导流、汇聚、挤压气流的几何性状的高效升阻比翼面。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黄双玉 |
发明人: |
黄双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0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96181.1 |
公开号: |
CN110127050A |
分类号: |
B64C33/02(2006.01);B;B64;B64C;B64C33 |
申请人地址: |
518133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康路春华四季园15栋16B |
主权项: |
1.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扑翼主轴,承载桁架翼梁部件,浮动翼梁座,销轴,浮动桁架翼梁部件,翼端翼肋架,翼根翼肋架,间隔翼肋架,单膜汇流翼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桁架翼梁部件,含承载翼梁座,承载桁架翼梁,承载梁芯轴根部段,承载梁芯轴,承载梁芯轴末段,下桁杆,各件装配后为整体框形桁架固件;所述承载桁架翼梁设有梳齿状支杆,翼梁中心变异为小直径分段式承载梁芯轴,固定于梳齿状支杆中,承载桁架翼梁部件与扑翼主轴铰接,滞后浮动翼梁座而动,本案例最大滞后角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桁架翼梁部件,含浮动桁架翼梁,浮动梁芯轴,下桁杆,各件装配后为整体框形桁架固件;所述浮动桁架翼梁设有梳齿状支杆,翼梁中心变异为小直径分段式浮动梁芯轴,分别固定于梳齿状支杆中,浮动桁架翼梁部件经销轴与浮动翼梁座铰接,可在扑翼主轴轴线方向作小角度摆动,其摆动幅度受限于翼端翼肋架;浮动桁架翼梁部件随浮动翼梁座绕扑翼主轴扑动,为驱动主导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端翼肋架,含翼端翼肋架主体,翼端翼肋架夹板,定位销,连接螺钉,翼面前端压紧螺钉;翼端翼肋架主体上表面设置为翼弦曲面,且曲面与浮动梁芯轴孔中心线及承载梁芯轴孔中心线重合,侧面和下方表面为流线型;以定位销定位与翼端翼肋架夹板组合后承载梁芯轴孔为直孔,与承载梁芯轴动配合,浮动梁芯轴孔为双边2°锥孔;俯视方向设有与承载桁架翼梁的梳齿状支杆两侧动配合的定位方形孔,与浮动桁架翼梁的梳齿状支杆两侧有间隙和倒角的让位方形孔;浮动桁架翼梁部件在翼端翼肋架的浮动梁芯轴孔的限定和牵制下,绕销轴作微小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根翼肋架,含翼根翼肋架主体,翼根翼肋架夹板,定位销,连接螺钉,翼面前端压紧螺钉;翼根翼肋架主体上表面设置为翼弦曲面,且曲面与浮动梁芯轴孔中心线及承载梁芯轴孔中心线重合,侧面和下方表面为流线型;以定位销定位与翼根翼肋架夹板组合后承载梁芯轴孔为直孔,与承载梁芯轴动配合,浮动梁芯轴孔为长圆孔,且上、下边倒有2°角;俯视方向设有与承载桁架翼梁的梳齿状支杆两侧动配合的定位方形孔,与浮动桁架翼梁的梳齿状支杆两侧有间隙和倒角的让位方形孔;翼根翼肋架跨接于双梁之间,限位于翼梁的根部梳齿型支杆处,随梁而动,其浮动芯轴孔相对浮动桁架翼梁部件的浮动梁芯轴作小量滑动,变换俯仰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翼肋架,其基本结构要素、配置与翼根翼肋架相同,设置数量根据具体机型要求而定,本案设定3只,各间隔翼肋架主体的几何形状、尺寸各有差异,延翼展渐变;间隔翼肋架跨接于双梁之间,限位于各翼梁的梳齿型支杆处,其长圆形浮动芯轴孔相对浮动桁架翼梁部件的浮动梁芯轴作小量滑动,各翼肋架形成延翼展方向渐变的俯仰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膜汇流翼面为单层翼膜结构形式,取材风筝尼龙布,用靠模量型裁剪、缝制,与各翼肋架对应处设置相配的布袋挂件,用以将翼面与翼肋架相连接,并在其上、下方开出对应的夹板和梳齿状支杆让位口,用LINE-X高分子材料封边、造型;翼面几何形态设置:翼弦方向,相配于各翼肋架主体曲线;翼展方向,相邻翼肋架间设置成凸起弧形曲线状,凸起幅度自前沿至后沿逐渐变大,且尾部设置成燕尾状; 所述单膜汇流翼面,布局于翼梁轴线附近,且设置为弧形曲面的另一个作用是消减相邻翼肋架间因俯仰变化而产生的翼面材料的牵扯影响; 所述单膜汇流翼面,也可选取具有一定延展弹性的材料,如聚酰亚胺,当采用聚酰亚胺作翼膜材质时,将翼面翼展方向的弧形曲面拉平,同时各翼肋架曲度减小,在飞行中翼面承载受力后亦可形成弹性汇流翼面,此种翼型用于机动性要求稍高或扑动频率较高的微型机更具有优势。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框形桁架翼梁双梁变距单膜汇流翼面扑动机翼,其特征在于:将所有特征各以扑翼主轴为界面镜像构件,且各构件按要求组合即形成本发明的经典应用结构,翘板式扑翼;在本例应用中,所述浮动翼梁座和承载翼梁座分别设置拨杆和滞后随动长孔,驱动装置只需对浮动翼梁座施以往复摆动力即可,承载桁架翼梁部件由拨杆和随动长孔传动,滞后摆角2°,左右翼在驱动力和载力作用下产生俯仰角转换,当无驱动力时,左右翼俯仰角自动找平衡。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