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及生产工艺
专利名称: 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及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及生产工艺,生产系统的特征包括在地面排布的若干固定式模台、配备于固定式模台上的定位夹具,以及架设于所述固定式模台两侧空间的移动式布料装置,布料斗吊装于所述移动式布料装置上,移动式布料装置完成布料操作。生产工艺过程包括:S1、配制混凝土;S2、浇注混凝土;S3、第一次覆膜;S4、面层处理;S5、第二次覆膜;S6、脱模,吊装。叠合板生产线系统大幅提高了模台的利用率,占地面积小。无需采用蒸汽养护方式就可以使混凝土在12小时达到脱模条件。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东;37
申请人: 烟台红旗瑞弘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仁言;唐正敏;王翠云;李绍刚;刘春凤;陈广辉;姜文海;姜福花;刘慧;徐萍;蔡金伟;张成晓;孔令俊;李丁立;胡杰;梁宝芳;修晓东;臧春玲;王妍;于之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48602.6
公开号: CN110181654A
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吕静
分类号: B28B1/087(2006.01);B;B28;B28B;B28B1
申请人地址: 2655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路155号
主权项: 1.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地面排布的若干固定式模台、配备于固定式模台上的定位夹具,以及架设于所述固定式模台两侧空间的移动式布料装置,布料斗吊装于所述移动式布料装置上,移动式布料装置完成布料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式模台包括模台座以及平辅于模台座上表面的底模平台,所述模台座的四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振动电机,所述模台座的底部四周支撑有若干个橡胶弹簧,所述模台座的底部铺设有水暖管路,所述水暖管路通过地面支撑体离地架设且盘设于所述模台座的底部;所述模台座的四周包覆有保温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台座四周的侧壁上; 所述橡胶弹簧的结构包括由刚性材料制成的上顶板和下压板,以及夹固在所述上顶板和下压板之间的柱状橡胶弹性体构成; 所述保温板采用铝板;所述保温板上部密封连接于底模平台的底面,所述保温板的下部密封连接于地面支撑体上; 所述水暖管路的进水管与外部锅炉的出水管相连,所述水暖管路的出水管与外部锅炉的回水管相连;其主体管路以弯曲状盘设在所述模台座的底部,以最大化的提高热量利用率; 所述地面支撑体采用的是沿模台长度方向两侧铺设的两根支撑杆,所述水暖管路均匀架设在两根支撑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夹具由垂直度校正块和固定夹具构成,所述垂直度校正块用以保证边模在底模平台上的垂直度,所述固定夹具用以保证边模在底模平台上的牢固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度校正块设有八块,焊接于底模平台上,两个为一组的垂直配置于边模的四个角上;生产时将四个边模放置于底模平台上八块垂直度校正块的内侧,浇筑时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将边模推至紧贴垂直度校正块内侧,从而自动完成垂直度校准的过程; 所述互为一组的两个垂直度校正块到角点之间的距离设置为6-10cm; 所述固定夹具包括短边夹紧块和长边压紧块;所述短边夹紧块采用C形钢,夹紧于边模和底模平台的短边,包括下托板和上夹板,以及贯穿上夹板且向下旋紧施加夹紧力的短边顶紧螺栓;所述上夹板焊接有与所述短边顶紧螺栓配合的短边螺母;所述C形钢以包绕的方式借助于短边顶紧螺栓将边模及底模平台牢固锁紧在一起; 所述长边压紧块采用Z形槽钢结构,夹紧于边模和底模平台的长边,包括前压块、坡台和后压块,所述前压块压紧于边模,所述后压块压紧于底模平台,所述坡台高度与所述边模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前压块焊接有螺母,长边顶紧螺栓贯穿前压块且向下旋紧施加压紧力于边模上,所述后压块开设有螺栓孔,把紧螺栓贯穿后压块向下与预先焊接在底模平台上的把紧螺母紧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夹具还包括能够同时压固于相邻的两个边模之间的中间夹紧块,所述中间夹紧块为T形槽钢结构,包括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以及位于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之间的下凸台,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分别压紧于两个边模上,所述下凸台压固于底模平台上,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上分别焊接有第一压块螺母和第二压块螺母,第一顶紧螺栓和第二顶紧螺栓分别贯穿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向下旋紧施加压紧力于两个边模上;所述下凸台开有螺栓孔,把紧螺栓贯穿下凸台向下与预先焊接在底模平台上的把紧螺母紧固;所述螺栓孔为长条孔,用以调整不同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线系统,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式布料装置采用的是安装于固定式模台的两侧的行车,升降机构的下部具有用于吊挂布料斗或吊架的吊钩; 所述布料斗包括料斗本体以及固定于料斗本体外周的框架,所述料斗本体顶部四个边角处设置有用于行车吊挂的吊耳,所述料斗本体的中部设有叉孔,所述料斗本体的下部设有伸缩式支腿,所述料斗本体的外壁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料斗本体的下料口处设有转动开启手柄; 所述叉孔为双向叉孔,其结构是通过两根贯穿于料斗本体内部的方管构成,在所述方管的两端分别构成贯穿料斗两侧方向的叉孔,叉车可在其中任何一个方向挑叉料斗; 所述伸缩式支腿包括与上部框架固连的固定支腿和经由螺栓与所述固定支腿相连接的伸缩支腿构成,拆卸所述螺栓可将伸缩支腿缩回至所述固定支腿内部,以此调整料斗的高度,进行搅拌车的卸料; 所述振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安装于料斗的外壁,其线缆经由焊接在所述料斗外壁的护线管引至电机控制器上,所述电机控制器固定于固定支腿上,所述固定支腿同时设置有与所述振动电机电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座用于与行车上的插头相连,以借用行车对振动电机实施供电; 所述转动开启手柄的一端为控制端,另一端与转动安装在料斗本体下料口处的扇形料门相连,所述下料口为扁口状,所述扇形料门在转动开启手柄的控制下,能够根据转动角度实现下料口的开口大小,以及控制下料口的封堵。 8.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工艺,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配制混凝土 每立方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搅拌配制而成; 水泥300-600份、级配碎石950-1250份、机制砂700-900份、混凝土减缩剂3.5-5.5份、高性能添加剂8-15份、水100-200份; S2、浇注混凝土 模台做好浇注前准备,当模台表面温度为20℃以上时,向模台浇注S1中的混凝土;在外界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模台表面温度可通过水暖管路进行加热,使模台表面温度保持在20℃以上; S3、第一次覆膜 浇注完成后,向浇注后的混凝土表面覆膜,覆膜2-3小时后,揭除混凝土表面的覆膜; S4、面层处理 对揭膜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常规的表面粗糙处理; S5、第二次覆膜 经表面处理后的混凝土进行再次覆膜,覆膜8-10小时后,揭除混凝土表面的覆膜,即得成品混凝土叠合板; S6、脱模,吊装 将养护后的混凝土叠合板从模台上脱模,通过吊具吊离模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工艺,特征在于: 所述高性能添加剂通过以下制备方法获得: S1、向装有多个供料途径、搅抖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玻璃反应器中装入水和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其中水和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的重量配比为1:(1.3-1.4);二者混合均匀后,在35℃恒温静置5小时,该溶液为A; S2、将水和马来酸酐构成的溶液B,与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计量加入所述玻璃反应器中,与溶液A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所述水、马来酸酐及氢氧化钠水溶液的重量配比为3:1:2; S3、将稀释后的硫酸亚铁和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依次加入S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 其中,所述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溶液的重量配比为1:10; S4、制备由羟甲基亚磺酸钠和水构成的溶液C; 所述羟甲基亚磺酸钠和水的重量配比为1:6; S5、向S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C,持续加入2小时; S6、加入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得到pH值为6.5、平均分子量Mw=19000g/mol、多分散度为1.7且固含量为41-43%的共聚物水溶液,即为高性能添加剂; 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3.5-4.5%重量份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是指步骤S5获得的混合溶液。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叠合板高效生产工艺,特征在于: S1中,所述浇注的同时启动模台座四周的振动电机。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