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
专利名称: 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船组件,具体说是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它包括舰船的甲板,甲板上有月池。其特点是,所述月池的上方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连接板与甲板相连,支撑板上有的第一天轨,第一天轨的一端位于月池的上方,另一端位于月池一侧。所述第一天轨上有滑动箱,滑动箱与第一天轨间有用于驱动滑动箱沿第一天轨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箱的底部和正面呈敞口状,且滑动箱的正面沿第一天轨纵向布置。所述滑动箱内有升降箱,滑动箱上有用于驱动升降箱上、下升降的绞车,升降箱的正面与滑动箱的正面位置相对,且升降箱的正面呈敞口状。使用该投放及回收装置的隐蔽性较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无锡德林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明浩;程乾;过宏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0-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770710.2
公开号: CN209366387U
代理机构: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胜飞
分类号: B63B27/16(2006.01);B;B63;B63B;B63B27
申请人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云林街道芙蓉中四路99号
主权项: 1.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包括舰船的甲板(1),甲板(1)上有月池(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月池(12)的上方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5),支撑板(5)通过连接板(2)与甲板(1)相连,支撑板(5)上有的第一天轨(4),第一天轨(4)的一端位于月池(12)的上方,另一端位于月池(12)一侧;所述第一天轨(4)上有滑动箱(10),滑动箱(10)与第一天轨(4)间有用于驱动滑动箱(10)沿第一天轨(4)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箱(10)的底部和正面呈敞口状,且滑动箱(10)的正面沿第一天轨(4)纵向布置;所述滑动箱(10)内有升降箱(9),滑动箱(10)上有用于驱动升降箱(9)上、下升降的绞车,升降箱(9)的正面与滑动箱(10)的正面位置相对,且升降箱(9)的正面呈敞口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为环形围板,且其下端与月池(12)四周对应的甲板(1)相连,且其上端与支撑板(5)的四周相连;位于月池(12)一侧的第一天轨(4)一端与连接板(2)间的那段支撑板(5)上有第二天轨(6),第二天轨(6)与第一天轨(4)相垂直,且第二天轨(6)位于滑动箱(10)的正面对应的第一天轨(4)一侧;所述第二天轨(6)上有夹爪(7),第二天轨(6)与夹爪(7)间有用于驱动夹爪(7)沿第二天轨(6)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夹爪(7)对应的连接板(2)上有用于进入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开口(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9)两个侧壁外表面的上部均有滚轮组(17),滚轮组(17)与对应的滑动箱(10)侧壁间呈滚动状配合,所述滑动箱(10)的两个侧壁对应的月池(12)壁上均有竖向滑轨(11),当滑动箱(10)滑动到月池(12)正上方时,升降箱(9)的两个侧壁与月池(12)的两个竖向滑轨(11)的位置一一对应,使得升降箱(9)从滑动箱(10)的底部滑出后,升降箱(9)两个侧壁的滚轮组(17)与月池(12)的两个竖向滑轨(11)间呈一一对应状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9)的背面呈敞口状,且升降箱(9)背面对应的月池(12)侧壁上有挡板(3),挡板(3)与月池(12)间呈上、下滑动状配合。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9)的底板由两个底板单元(19)组成,底板单元(19)的一边均铰接在对应升降箱(9)侧壁的底部,且底板单元(19)与对应升降箱(9)侧壁间均铰接有下驱动缸(20);所述升降箱(9)内有压紧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压板(13)和第二压板(16),第一压板(13)和第二压板(16)对称布置在升降箱(9)的竖向中心线两侧,第一压板(13)的一边铰接在升降箱(9)的一个侧壁上,且第一压板(13)与升降箱(9)的该侧壁间有第一驱动缸(14),第二压板(16)的一边铰接在升降箱(9)的另一个侧壁上,且第二压板(16)与升降箱(9)的该侧壁间有第二驱动缸(1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13)的宽度大于第二压板(16),远离升降箱(9)侧壁的第一压板(13)一边上有用于容纳第二压板(16)的让位口(1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单元,两个压紧单元对称设置在升降箱(9)的两个侧壁上;所述压紧单元包括立式布置的固定矩形框架(25)和活动矩形框架(21),固定矩形框架(25)与活动矩形框架(21)的高度相同,且二者间呈并排布置,固定矩形框架(25)固定在对应升降箱(9)的侧壁上,固定矩形框架(25)和活动矩形框架(21)的相应竖边框间均有剪刀叉式伸缩机构(22),两个剪刀叉式伸缩机构(22)的对应支架杆间均有连杆(23),使得两个剪刀叉式伸缩机构(22)间呈同步伸缩;所述固定矩形框架(25)和活动矩形框架(21)的竖边框的内表面上均有竖向滑槽(26),竖向滑槽(26)内均有滑块(27),所述剪刀叉式伸缩机构(22)两端的支架杆上端分别与对应滑块(27)铰接在一起,剪刀叉式伸缩机构(22)两端的支架杆下端分别铰接在对应固定矩形框架(25)与活动矩形框架(21)的下边框上,最靠近固定矩形框架(25)的那个连杆(23)与固定矩形框架(25)的下边框间有第三驱动缸(24);远离固定矩形框架(25)的活动矩形框架(21)一侧有压紧框(28),压紧框(28)呈倾斜向下布置,且压紧框(28)的上部到对应活动矩形框架(21)的距离大于压紧框(28)的下部到对应活动矩形框架(21)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自动投放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箱(10)和升降箱(9)的箱壁均呈镂空状。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