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包括:气源;以及控制阀,其与所述气源连接;轮边装置总成,其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车辆轮胎之间;所述轮边装置总成包括:转向节气道,其设置在车辆转向节的内部;半轴气道,其设置在半轴内部,并且所述半轴气道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气室连接;密封气室,其设置在所述转向节内部,呈环形套设在车辆半轴外侧,并且所述密封气室的一侧连接转向节气道的另一端;轮辋气道,其设置在车辆轮辋内部,所述轮辋气道的一端与所述半轴气道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所述轮辋气道的另一端与车辆轮胎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具体路况和环境精确控制轮胎胎压,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吉林;22 |
申请人: |
吉林大学 |
发明人: |
靳立强;牟希东;靳博豪;张晓;张志阳;田端洋;郭垠锴;任思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3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65983.9 |
公开号: |
CN110154653A |
代理机构: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分类号: |
B60C23/04(2006.01);B;B60;B60C;B60C23 |
申请人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源;以及 控制阀,其与所述气源连接; 轮边装置总成,其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车辆轮胎之间; 其中,所述轮边装置总成包括: 转向节气道,其设置在车辆转向节的内部,所述转向节气道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通; 密封气室,其设置在所述转向节内部,呈环形套设在车辆半轴外侧,并且所述密封气室的一侧连接转向节气道的另一端; 半轴气道,其设置在车辆半轴内部,并且所述半轴气道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气室的另一侧连接; 轮辋气道,其设置在车辆轮辋内部,所述轮辋气道的一端与所述半轴气道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所述轮辋气道的另一端与车辆轮胎相连; 密封垫圈,其为中空圆盘结构,可旋转的设置在半轴与轮辋之间,并且所述密封垫圈上设置有两个气孔,其用于将所述半轴气道和所述轮辋气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包括: 空压机;以及 储气罐,其与所述空压机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 增压控制阀,其与所述气源连接; 充放气控制阀,其与所述增压控制阀连接,并且所述充放气控制阀具有进气工位和出气工位; 气道分配装置,其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多个出气口,并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充放气控制阀连接; 多个出口控制阀,其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气道分配装置的多个出气口处; 其中,所述气源、增压控制阀、充放气控制阀、气道分配装置、多个出口控制阀和所述轮边装置总成均设置在使车辆的底盘装置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其同时与所述增压控制阀、所述充放气控制阀和所述多个出口控制阀连接,并能够分别控制所述增压控制阀、所述充放气控制阀和所述多个出口控制阀; 胎压监测装置,其设置在轮胎内部,并且所述胎压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高压气道,其连接在所述气源与所述增压控制阀之间, 第二高压气道,其连接在所述增压控制阀与所述充放气控制阀之间; 第三高压气道,其连接在所述充放气控制阀与所述气道分配装置的进气口一端; 多个连接管道,其分别连接在所述多个出口控制阀与所述转向节气道的另一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控制阀为两位两通电磁阀,所述充放气控制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出口控制阀为两位两通电磁阀。 7.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路面温度和路面坡度,通过胎压监测装置监测轮胎的实时胎压,并将实时胎压传输至控制单元; 步骤2:将实时胎压与控制单元中的胎压标准相比较: 若实时胎压小于胎压标准,控制单元选择如下充气模式: 控制单元控制增压控制阀和充放气控制阀的进气工位导通,同时控制与胎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出口控制阀打开,高压气体依次从气源经过增压控制阀、充放气控制阀、气道分配装置、出口控制阀、转向节气道、密封气室、半轴气道和轮辋气道,最终连通轮胎; 若实时胎压大于胎压标准,控制单元选择如下放气模式: 控制单元控制增压控制阀关闭,控制充放气控制阀的出气工位导通,同时控制与胎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出口控制阀打开,气体从轮胎内流出,依次经过轮辋气道、半轴气道、密封气室、转向节气道、出口控制阀和气道分配装置后,通过充放气控制阀排放到大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压标准根据不同的路况分为三种模式: 当所述路况为公路模式时:胎压标准为600KPa; 当所述路况为越野模式时:胎压标准为450KPa; 当所述路况为松软模式时:胎压标准为300KPa。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气模式下,所述出口控制阀阀门开度满足如下条件: 若75%Pw<Pv<Pw时,ov=40%; 若50%Pw≤Pv<75%Pw时,ov=75%; 若Pv≤50%Pw时,ov=100%; 其中,Pv为实时胎压,Pw为胎压标准,OV为出口控制阀阀门开度; 在放气模式下,出口控制阀阀门开度与满足如下条件: 若Pw<Pv<125%Pw时,ov=40%; 若Pv≥150%Pw时,ov=75%; 若125%Pw≤Pv<150%Pw时,ov=100%; 其中,Pv为实时胎压,Pw为胎压标准,OV为出口控制阀阀门开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重满足:0<m<6000kg时,胎压满足如下条件: 车速满足0<V≤80km/h时,胎压满足: 其中,Pv为电动轮轮胎的胎压,β为电动轮轮胎的前轮内束角,ξ为路面坡度,m为车辆的重量,g为重力加速度,fr为车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fv为车辆轮胎的滚动阻力,T0为环境温度,T1为路面温度,K为权重系数,V为车辆行驶速度; 其中,路面坡度满足: 其中,τ为车辆行驶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车速满足V>80km/h时,胎压满足: 其中,Pv为电动轮轮胎的胎压,β为电动轮轮胎的前轮内束角,ξ为路面坡度,m为车辆的重量,g为重力加速度,fr为车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fv为车辆轮胎的滚动阻力,τ为车辆行驶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T0为环境温度,T1为路面温度,K为权重系数,V为车辆行驶速度; 车重满足6000kg≤m<20000kg时,胎压满足: 其中,Pv为电动轮轮胎的胎压,β为电动轮轮胎的前轮内束角,ξ为路面坡度,m为车辆的重量,g为重力加速度,fr为车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fv为车辆轮胎的滚动阻力,T0为环境温度,T1为路面温度,K为权重系数,Sf为汽车迎风面积;以及 车重满足m≥20000kg时,胎压满足: 其中,Pv为电动轮轮胎的胎压,β为电动轮轮胎的前轮内束角,ξ为路面坡度,m为车辆的重量,g为重力加速度,fr为车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fv为车辆轮胎的滚动阻力,τ为车辆行驶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T0为环境温度,T1为路面温度,K为权重系数,Sf为汽车迎风面积。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