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刹车储能助力器
专利名称: 刹车储能助力器
摘要: 一种刹车储能助力器,其特征在于:该助力器包括摆动架(1)、储能发条齿盘(2)、释放齿轮(3)和传动齿轮(4);减速或者刹车时,通过摆动架摆动,使储能发条齿盘储能,重新加速或者启动时,控制摆动架反向摆动,使得释放齿轮与车辆的驱动轮连接,并带动驱动轮转动,以实现启车或者加速的省力,达到能量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辽宁;21
申请人: 韩昭
发明人: 韩昭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0-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0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747871.X
公开号: CN209351376U
代理机构: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周智博;宋铁军
分类号: B60T1/10(2006.01);B;B60;B60T;B60T1
申请人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什字街天龙家园3号楼1-2-2
主权项: 1.一种刹车储能助力器,其特征在于:该助力器包括摆动架(1)、储能发条齿盘(2)、释放齿轮(3)和传动齿轮(4); 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设置在摆动架(1)上并能够随着摆动架(1)摆动,自然状态时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的轴线连线在同一水平线; 摆动架(1)的底端通过转轴(001)设置在车架上,以实现以该轴为轴的摆动; 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联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传动齿轮(4)设置在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下方,不工作时,传动齿轮(4)与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之间均留有间隙;储能时,控制摆动架(1)摆动使得储能发条齿盘(2)与传动齿轮(4)啮合,当需要释放能量时,控制摆动架(1)摆动反向摆动,使得储能发条齿盘(2)离开传动齿轮(4),同时,使得释放齿轮(3)与传动齿轮(4)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储能发条齿盘(2)、释放齿轮(3)和传动齿轮(4)三者的连接关系有两种方式,二选一: 第一种方式: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啮合; 第二种方式:释放齿轮(3)连接一个副轮(3-1),释放齿轮(3)与副轮(3-1)同轴联动,副轮(3-1)与储能发条齿盘(2)始终啮合, 释放齿轮(3)的直径大于副轮(3-1)的直径, 传动齿轮(4)的轴向宽度大于等于释放齿轮(3)与副轮(3-1)的轴向宽度之和;副轮(3-1)与传动齿轮(4)始终保持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摆动架(1)上连接有控制其摆动的储能驱动装置和释放动能装置,储能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架(1)摆动的方向与释放动能装置驱动摆动架(1)摆动的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储能驱动装置为储能拉杆(5),储能拉杆(5)为由活动杆(5-1)和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活动杆(5-1)的后端和顶动杆(5-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5-3)通过活动轴(0)活动设置在车的车架上,储能拉杆(5)能以活动轴(0)为轴转动,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摆动架(1)摆动;活动杆(5-1)与刹车装置连接,通过控制刹车装置拉动活动杆(5-1)进而控制储能拉杆(5)转动,储能拉杆(5)设置在摆动架(1)侧面,顶动杆(5-2)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摆动架(1)外侧壁,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摆动架(1)带着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摆动; 释放动能装置为释放动能拉杆(6),释放动能拉杆(6)为由释放活动杆(6-1)和释放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释放活动杆(6-1)的后端和释放顶动杆(6-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6-3)通过释放活动轴(01)设置在车的车架上,释放动能拉杆(6)能以释放活动轴(01)为轴转动,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摆动架(1)侧面,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通过释放转轴连接摆动架(1)外侧壁,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摆动架(1)带着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摆动; 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分设于该摆动架(1)的两侧,以实现控制摆动架(1)不同的摆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储能发条齿盘(2)为通过旋转为发条上劲的发条式储能机构,储能发条齿盘(2)同轴连接有棘轮(2-1),常规状态时或者储能时,棘轮(2-1)与设置在车架上的棘齿(2-2)啮合形成单向棘轮结构,控制储能发条齿盘(2)只能朝着储能方向旋转,当释放能量时,棘轮(2-1)与棘齿(2-2)分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摆动架(1)侧面设置有回位弹簧(7),回位弹簧(7)横向支撑摆动架(1),在回位弹簧(7)自然状态时,摆动架(1)处在中间位置,即,储能发条齿盘(2)和释放齿轮(3)与传动齿轮(4)均不啮合。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