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驱动外壳连接于单导轨滑台上,随滑台沿导轨往复移动,驱动外壳的一端与力传感器横梁相连,另一端设有驱动外手指,力传感器横梁上安装有上顶面;驱动内手指容置于驱动外壳内,驱动内手指一端的内部连接有内支柱,另一端与驱动外手指的一端相连,驱动外手指另一端开有通孔,且内部容置有顶尖,顶尖与驱动外手指另一端之间设有弹簧;内支柱的一端由驱动内手指伸出,并与上顶面连接,内支柱的另一端与顶尖的一端之间设有低压压电驱动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宏观运动与微观运动相结合的设计,实现了宏观运动锁紧,微观低干扰释放,极大地降低了释放机构对目标物体的干扰。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辽宁;21 |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发明人: |
刘金国;李娜托;丁建;张荣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2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213773.4 |
公开号: |
CN209305871U |
代理机构: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分类号: |
B64G99/00(2009.01);B;B64;B64G;B64G99 |
申请人地址: |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114号 |
主权项: |
1.一种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力传感器横梁(1)、上顶面(2)、单导轨滑台(3)、内支柱(4)、驱动内手指(8)、低压压电驱动器(9)、弹簧、驱动外手指(11)、顶尖(12)及驱动外壳(13),其中驱动外壳(13)连接于单导轨滑台(3)上,随滑台沿导轨往复移动,该驱动外壳(13)的一端与力传感器横梁(1)相连,另一端设有驱动外手指(11),所述力传感器横梁(1)上安装有上顶面(2);所述驱动内手指(8)容置于驱动外壳(13)内,该驱动内手指(8)一端的内部连接有内支柱(4),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外手指(11)的一端相连,该驱动外手指(11)另一端开有通孔,且内部容置有顶尖(12),所述顶尖(12)与驱动外手指(11)另一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内支柱(4)的一端由驱动内手指(8)伸出,并与上顶面(2)连接,该内支柱(4)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尖(12)的一端之间设有低压压电驱动器(9),所述顶尖(12)的另一端在低压压电驱动器(9)的驱动下可由所述通孔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外手指(11)的另一端为锥台状,当所述微干扰释放机构与目标物体对接时,该锥台状的锥面与所述目标物体的锥形面平滑对接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12)的轴向截面呈“T”形,该“T”形竖边的底部为锥面,且该底部沿轴向向外延伸成圆柱;所述通孔的一端为与所述锥面对应的锥形孔,另一端为与所述圆柱对应的直通圆柱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压电驱动器(9)与内支柱(4)之间设有平衡轴向零部件加工误差的调节隔圈(6),该调节隔圈(6)上开设有走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内手指(8)的一端通过销(5)与内支柱(4)连接,实现轴向固定,该驱动内手指(8)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外手指(11)一端内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内手指(8)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走线的方形长槽(19),该驱动内手指(8)内的上部为圆形孔(20),下部为用于限制所述低压压电驱动器(9)位置的方形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柱(4)位于驱动内手指(8)内的部分与该驱动内手指(8)内壁之间留有供走线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感器横梁(1)为两端厚中间薄的臂式结构,薄壁(16)的部分用于粘贴应变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微干扰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外壳(13)的一端开设有走线孔(18),该驱动外壳(13)通过支撑板(7)与所述单导轨滑台(3)的滑台连接。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