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承载平台及圆木抓举车
专利名称: 一种承载平台及圆木抓举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载平台和圆木抓举车,承载平台包括承载框架和转接板,转接板设置在承载框架的下表面,增加了平台的承载能力;转接板下表面固定有回转齿圈,转接板上表面固定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回转齿圈的外圈相啮合,通过驱动齿轮和回转齿圈的外圈啮合传动,从而带动整个承载平台转动,实现抓举车的机械爪的360°旋转,使得抓举车作业不受空间限制,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力彬;徐代友;胡吉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2194351.7
公开号: CN209428051U
代理机构: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杰
分类号: B66F9/065(2006.01);B;B66;B66F;B66F9
申请人地址: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开发区万山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承载平台,包括承载框架和转接板(8),所述转接板(8)设置在所述承载框架的下表面,所述转接板(8)下表面上固定有回转齿圈(9),所述回转齿圈(9)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回转齿圈(9)的外圈与内圈可转动固定,所述回转齿圈(9)的内圈与所述转接板(8)固定连接,所述回转齿圈(9)的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8)上表面固定有液压马达(10),所述液压马达(10)连接有驱动齿轮(11),所述驱动齿轮(11)与所述回转齿圈(9)的外圈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的两根纵梁(1)以及连接两根纵梁(1)的横梁,所述横梁包括从车头至车尾依次连接两根所述纵梁(1)的第二安装横梁(4)、第三安装横梁(5)、第四安装横梁(6)和第一安装横梁(3),所述第一安装横梁(3)连接在两根所述纵梁(1)朝向车头的端部,所述第二安装横梁(4)连接在两根所述纵梁(1)朝向车尾的端部,所述第三安装横梁(5)和所述第四安装横梁(6)连接在两根所述纵梁(1)的中部,所述第三安装横梁(5)和所述第四安装横梁(6)之间连接有两根安装纵梁(7),所述转接板(8)与所述第三安装横梁(5)、所述第四安装横梁(6)以及两根安装纵梁(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齿圈(9)的外圈和内圈上均设置有围绕回转齿圈(9)转动中心圆周阵列分布的若干通孔,所述转接板(8)上设置有与所述回转齿圈(9)的内圈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回转齿圈(9)的外圈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回转齿圈(9)的内圈通过螺钉与所述转接板(8)固定连接,所述回转齿圈(9)的外圈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回转齿圈(9)的外圈上的通孔数量与所述回转齿圈(9)的内圈上的通孔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纵梁(1)之间还连接有第五安装横梁(12),所述第五安装横梁(12)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横梁(5)和所述第四安装横梁(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爪安装座(13),所述机械爪安装座(13)为方形板,所述机械爪安装座(13)宽度方向上的两条边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横梁(5)和所述第五安装横梁(12)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横梁(5)和所述第五安装横梁(12)连接有两个承载纵梁(15),两个所述承载纵梁(15)分别与所述机械爪安装座(13)长度方向上的两条边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底板(14),所述转接底板(14)设置在所述转接板(8)和所述回转齿圈(9)之间,所述转接底板(14)与所述转接板(8)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底板(14)设置有与所述回转齿圈(9)的内圈通孔相对应的通孔。 9.一种圆木抓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承载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木抓举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16)、机械爪(17)、液压油箱(18)和液压动力站(19),其中: 所述承载平台设置在所述底盘(16)上,所述机械爪(17)、液压油箱(18)和液压动力站(19)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液压油箱(18)分别与所述液压动力站(19)和所述液压马达(10)连接。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