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主要包括乘车区间主体由三层建筑底板和多个承重柱构成;建筑第二层底板一端上侧布置顶部连接平台;隧道上端部管片连接尾端与顶面连接件通过U型膨胀螺栓固定在一起;顶面连接件插入顶部连接平台上布置防水凹槽并用螺栓固定;防水凹槽内部铺设防水材料;行车平台布置在隧道主体下端部并与建筑第一层底板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上部安装可拆卸止水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体受力性能好、防水性能好、隧道管片上端部布置顶面连接件与顶部连接平台连接,使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并减小节点的变形,在底部拼接缝处安装可拆卸止水系统可保证拼接处防水构造老化时及时更换。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辽宁;21 |
申请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发明人: |
张延年;朱鑫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0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14071.3 |
公开号: |
CN110230324A |
代理机构: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洋 |
分类号: |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
申请人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东路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包括隧道主体(1)、行车平台(2)、承重柱(3)、建筑第一层底板(4)、顶部连接平台(5)、顶面连接件(6)、可拆卸止水系统(7)、建筑第二层底板(8)、建筑第三层底板(9)、换乘区(12);其特征在于: 乘车区间主体由建筑第一层底板(4)、建筑第二层底板(8)、建筑第三层底板(9)和若干个承重柱(3)构成;建筑第三层底板(9)布置在乘车区间主体最上层,建筑第一层底板(4)布置在乘车区间主体最下层;建筑第二层底板(8)布置在乘车区间主体中部,承重柱(3)上端部与建筑第三层底板(9)连接,建筑第一层底板(4)和建筑第二层底板(8)与承重柱(3)中端部分围成换乘区(12);承重柱(3)下端部延伸到乘车区间主体基础中; 隧道主体(1)由三块弧形的隧道管片通过U型膨胀螺栓(15)连接拼接而成;隧道主体(1)上端部隧管片尾端布置顶面连接件(6);顶面连接件(6)由连接件主体(6-1)、L形接口(6-2)两部分组成,其中:L形接口(6-2)预制在连接件主体(6-1)下端部;连接件主体(6-1)上端部通过U型膨胀螺栓(15)与隧道主体(1)上端部的隧道管片连接;隧道主体(1)上端部的L形接口(6-2)通过建筑第二层底板(8)两端预制的顶部连接平台(5)连接,并用连接螺栓(10)固定; 隧道主体(1)下端部沿内侧管片上布置的行车平台(2),建筑第一层底板(4)板端插入乘车区间主体两侧的行车平台(2)上预制的底板安装槽(2-4)内与行车平台(2)连接,并在建筑第一层底板(4)与行车平台(2)的连接处上部安装可拆卸止水系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连接平台主体(5-1)设置在建筑第二层底板(8)的左右两端,连接平台主体(5-1)内部布置横向受力钢筋(5-6)、纵向受力钢筋(5-7)、其两者布置在建筑第二层底板(8)横纵受力钢筋的上层;连接平台主体(5-1)上端部沿外侧布置一个梯形外卡板(5-2),连接平台主体(5-1)上端部内侧布置矩形内卡板(5-5),矩形内卡板(5-5)上端中部预制一条螺栓槽(5-4);梯形外卡板(5-2)与矩形内卡板(5-5)围成一个梯形防水凹槽(5-3);设置的梯形防水凹槽(5-3)形状与L形接口(6-2)相匹配;梯形防水凹槽(5-3)内部铺设防水材料(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第一层底板(4)内部布置底板横向受力钢筋(4-4)、底板纵向受力钢筋(4-5)、外伸连接钢筋(4-6);外伸连接钢筋(4-6)沿底板左右端中部布置,由下端部的横向受力钢筋(4-4)处延伸到建筑第一层底板(4)外侧形成的;建筑第一层底板(4)的板端由上到下呈阶梯形状布置板上拼接槽(4-1)、板上注浆通道(4-2)、凸起(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行车平台(2)的平台主体(2-1)下端部设置成圆弧状并紧贴隧道管片内部布置,平台主体(2-1)上侧为平面;平台主体(2-1)的靠近建筑第一层底板(4)的端部从上到下呈阶梯形状依次布置平台拼接槽(2-2)、平台注浆通道(2-3)、底板安装槽(2-4)、底板承接平台(2-5);平台拼接槽(2-2)与板上拼接槽(4-1)形状大小相匹配且布置位置相对应,围成注浆拼接槽(13); 平台注浆通道(2-3)与板上注浆通道(4-2)形状大小相匹配且布置位置相对应,围成注浆通道(14); 建筑第一层底板(4)左右板端的凸起(4-3)插入底板承接平台(2-5)上部匹配连接,底板安装槽(2-4)内铺设防水层;外伸连接钢筋(4-6)延伸到行车平台(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可拆卸止水系统(7)由固定钢脚(7-1)、角钢垫层(7-2)、封堵板(7-3)、防水橡胶层(7-4)、螺母(7-5)、注胶导管(7-6)、防水密封胶(7-7)、七部分组成;固定钢脚(7-1)预埋在行车平台(2)和建筑第一层底板(4)连接处的平台拼接槽(2-2)与板上拼接槽(4-1)内,固定钢脚(7-1)外露端带螺纹;平台拼接槽(2-2)与板上拼接槽(4-1)上侧设有L型的角钢垫层(7-2),角钢垫层(7-2)与平台拼接槽(2-2)和板上拼接槽(4-1)接触处做防水处理,角钢垫层(7-2)下肢上侧设有防水橡胶层(7-4);防水橡胶层(7-4)上侧设有封堵板(7-3),封堵板(7-3)上等距布置螺母(7-5),封堵板(7-3)、防水橡胶层(7-4)、角钢垫层(7-2)通过螺母(7-5)与固定钢脚(7-1)一端的螺纹固定在注浆拼接槽(13)内;封堵板(7-3)下侧放置注胶导管(7-6),注胶导管(7-6)安放在注浆拼接槽(13)里,防水密封胶(7-7)通过注胶导管(7-6)布置在注浆通道(14)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封堵板(7-3)由密封垫板(7-3-1)、密封弧形面板(7-3-2)、固胶槽(7-3-3)组成;密封垫板(7-3-1)的两端均匀等距布置通孔 ,密封垫板(7-3-1)中部预制成密封弧形面板(7-3-2),密封弧形面板(7-3-2)下部为固胶槽(7-3-3);固胶槽(7-3-3)与注浆拼接槽(13)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区地铁隧道与乘车区间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主体(1)在乘车区间主体的左右对称布置。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