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分工式旋翼螺旋桨直升机 |
摘要: |
一种分工式旋翼螺旋桨直升机,采用两旋翼横列布局和旁置尾部螺旋桨结构,将航向的操纵由专门的旁置尾部螺旋桨负责,采用四旋翼横列布局和旁置尾部螺旋桨结构,将航向的操纵由专门的旁置尾部螺旋桨负责,俯仰的操纵由一组两个旋翼负责,横滚的操纵由另一组两个旋翼操纵,采用六旋翼的多层结构,将航向的操纵由专门的一组两个旋翼负责,俯仰的操纵由另一组两个旋翼负责,横滚的操纵由剩下一组两个旋翼负责,推力螺旋桨的推力负责前飞,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个旋翼由各自的发动机驱动,各个旋翼的转速不要求严格相同,旋翼的反扭矩大部分相互抵消,各个旋翼不需要联动,增加载重并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操纵特性和飞行速度。应用于运输和吊装作业。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江富余 |
发明人: |
江富余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2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73408.8 |
公开号: |
CN110254704A |
分类号: |
B64C27/08(2006.01);B;B64;B64C;B64C27 |
申请人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平西路26号依云天汇南区1座503房 |
主权项: |
1.一种分工式旋翼螺旋桨直升机,将俯仰,横滚,航向的操纵分工给专门的旋翼负责,其特征是:在重心(P)上面机身(7)的顶部设置横梁(6),横梁(6)与机身(7)纵向垂直,机身(7)下靠近重心(P)附近设置起落架(8),横梁(6)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左边第一旋翼(1),右边第一旋翼(2),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变化和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的旋转中心都在横梁(6)轴线上,左边第一旋翼(1)由左边第一发动机(11)驱动旋转,右边第一旋翼(2)由右边第一发动机(12)驱动旋转,在机身(7)顶部的横梁(6)中心设置小塔(20),机身(7)顶部的横梁(6)穿过小塔(20)底部,在小塔(20)中部设置第二层横梁(62),横梁(62)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变化和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的旋转中心都在第二层横梁(62)轴线上,第二层横梁(62)轴线和横梁(6)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由第二层左边第一发动机(211)驱动旋转,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由第二层右边第一发动机(212)驱动旋转,在小塔(20)顶部设置第三层横梁(63),第三层横梁(63)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变化和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和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的旋转中心都在第三层横梁(63)轴线上,第三层横梁(63)轴线和横梁(6)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由第三层左边第一发动机(311)驱动旋转,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由第三层右边第一发动机(312)驱动旋转,取消旁置尾部螺旋桨(5),机身(7)尾部设置垂直尾翼(9)和水平尾翼(10),在机身(7)尾部设置推力螺旋桨(18),旋翼的分工是: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航向,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和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负责操纵横滚,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负责操纵俯仰,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或者,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航向,左边第一旋翼(1)和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负责操纵横滚,右边第一旋翼(2)和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负责操纵俯仰,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或者,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和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负责操纵航向,左边第一旋翼(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横滚,右边第一旋翼(2)和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负责操纵俯仰,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或者,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航向,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横滚,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和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负责操纵俯仰,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或者,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横滚,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俯仰,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和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负责操纵俯仰,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或者,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横滚,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俯仰,第三层左边第一旋翼(301)和第三层右边第一旋翼(302)负责操纵航向,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工式旋翼螺旋桨直升机,其特征是:在重心(P)上面机身(7)顶部设置横梁(6),横梁(6)与机身(7)纵向垂直,机身(7)下靠近重心(P)附近设置起落架(8),横梁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左边两个旋翼,右边两个旋翼,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两个旋翼设置在横梁(6)的左边,设置在横梁(6)左边的旋转面水平的旋翼由机身(7)向左起,分别设置左边第一旋翼(1),在左边第一旋翼(1)的左边设置左边第二旋翼(3),设置在横梁(6)右边的旋转面水平的旋翼由机身(7)向右起,分别设置右边第一旋翼(2),在右边第一旋翼(2)的右边设置右边第二旋翼(4),左边第一旋翼(1)、左边第二旋翼(3)、右边第一旋翼(2)和右边第二旋翼(4)的旋转中心都在横梁轴线上,设置左边第一发动机(11)驱动左边第一旋翼(1)、设置左边第二发动机(13)驱动左边第二旋翼(3)、设置右边第一发动机(12)驱动右边第一旋翼(2)、设置右边第二发动机(14)驱动右边第二旋翼(4)在机身(7)顶部的横梁(6)中心设置小塔(20),机身(7)顶部的横梁(6)穿过小塔(20)底部,在小塔(20)顶部设置第二层横梁(62),第二层横梁(62)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变化和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的旋转中心都在第二层横梁(62)轴线上,第二层横梁(62)轴线和横梁(6)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由第二层左边第一发动机(211)驱动旋转,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由第二层右边第一发动机(212)驱动旋转,机身(7)尾部设置垂直尾翼(9)和水平尾翼(10),在机身(7)尾部设置推力螺旋桨(18),旋翼的分工是: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俯仰,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横滚,左边第二旋翼(3)和右边第二旋翼(4)负责操纵航向,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或者,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横滚,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俯仰,左边第二旋翼(3)和右边第二旋翼(4)负责操纵航向,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工式旋翼螺旋桨直升机,其特征是:在重心(P)上面机身(7)的顶部设置横梁(6),横梁(6)与机身(7)纵向垂直,机身(7)下靠近重心(P)附近设置起落架(8),横梁(6)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左边第一旋翼(1),右边第一旋翼(2),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变化和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的旋转中心都在横梁(6)轴线上,左边第一旋翼(1)由左边第一发动机(11)驱动旋转,右边第一旋翼(2)由右边第一发动机(12)驱动旋转,在机身(7)顶部的横梁(6)上安装右边第一发动机(12)的位置设置螺旋桨尾梁(19),在螺旋桨尾梁(19)的末端设置旋转面垂直的旁置尾部螺旋桨(5),旁置尾部螺旋桨(5)由万向轴经变速箱连接右边第一发动机(12),右边第一发动机(12)在驱动右边第一旋翼(2)的同时驱动旁置尾部螺旋桨(5)旋转,旁置尾部螺旋桨(5)的桨叶经桨殼与旋转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控制器操纵旁置尾部螺旋桨的总距,旁置尾部螺旋桨(5)是变距螺旋桨,在机身(7)顶部的横梁(6)中心设置小塔(20),机身(7)顶部的横梁(6)穿过小塔(20)底部,在小塔(20)顶部设置第二层横梁(62),第二层横梁(62)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变化和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的旋转中心都在横梁(62)轴线上,横梁(62)轴线和横梁(6)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由第二层左边第一发动机(211)驱动旋转,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由第二层右边第一发动机(212)驱动旋转,机身(7)尾部设置垂直尾翼(9)和水平尾翼(10),在机身(7)尾部设置推力螺旋桨(18),旋翼的分工是: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俯仰,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横滚,旁置尾部螺旋桨(5)负责操纵航向,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或者,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横滚,第二层左边第一旋翼(201)和第二层右边第一旋翼(202)负责操纵俯仰,旁置尾部螺旋桨(5)负责操纵航向,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工式旋翼螺旋桨直升机,其特征是:在重心(P)上面机身(7)顶部设置横梁(6),横梁(6)与机身(7)纵向垂直,机身(7)下靠近重心(P)附近设置起落架(8),横梁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左边两个旋翼,右边两个旋翼,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两个旋翼设置在横梁(6)的左边,设置在横梁(6)左边的旋转面水平的旋翼由机身(7)向左起,分别设置左边第一旋翼(1),在左边第一旋翼(1)的左边设置左边第二旋翼(3),设置在横梁(6)右边的旋转面水平的旋翼由机身(7)向右起,分别设置右边第一旋翼(2),在右边第一旋翼(2)的右边设置右边第二旋翼(4),左边第一旋翼(1)、左边第二旋翼(3)和右边第一旋翼(2)、右边第二旋翼(4)的旋转中心都在横梁轴线上,设置左边第一发动机(11)驱动左边第一旋翼(1)、设置左边第二发动机(13)驱动左边第二旋翼(3)、设置右边第一发动机(12)驱动右边第一旋翼(2)、设置右边第二发动机(14)驱动右边第二旋翼(4),在横梁(6)上安装右边第一发动机(12)的位置设置螺旋桨尾梁(19),在螺旋桨尾梁(19)的末端设置旋转面垂直的旁置尾部螺旋桨(5),旁置尾部螺旋桨(5)由万向轴经变速箱连接右边第一发动机(12),右边第一发动机(12)在驱动右边第一旋翼(2)的同时驱动旁置尾部螺旋桨(5)旋转,旁置尾部螺旋桨(5)的桨叶经桨殼与旋转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控制器操纵旁置尾部螺旋桨的总距,旁置尾部螺旋桨(5)是变距螺旋桨,机身(7)尾部设置垂直尾翼(9)和水平尾翼(10),在机身(7)尾部设置推力螺旋桨(18),旋翼的分工是: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俯仰,左边第二旋翼(3)和右边第二旋翼(4)负责操纵横滚,旁置尾部螺旋桨(5)负责操纵航向,推力螺旋桨(18)提供前飞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工式旋翼螺旋桨直升机,其特征是:在重心(P)上面机身(7)的顶部设置横梁(6),横梁(6)与机身(7)纵向垂直,机身(7)下靠近重心(P)附近设置起落架(8),横梁(6)上以机身(7)纵轴左右对称设置旋转面水平的旋翼,即左边第一旋翼(1),右边第一旋翼(2),旋翼的桨叶经桨殼与旋翼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16)操纵旋翼的总距变化和周期变化,从而操纵旋翼升力的大小和桨叶桨尖旋转面的倾倒角,即改变升力的方向,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的旋转中心都在横梁(6)轴线上,左边第一旋翼(1)由左边第一发动机(11)驱动旋转,右边第一旋翼(2)由右边第一发动机(12)驱动旋转,在横梁(6)上安装右边第一发动机(12)的位置设置螺旋桨尾梁(19),在螺旋桨尾梁(19)的末端设置旋转面垂直的旁置尾部螺旋桨(5),旁置尾部螺旋桨(5)由万向轴经变速箱连接右边第一发动机(12),右边第一发动机(12)在驱动右边第一旋翼(2)的同时驱动旁置尾部螺旋桨(5)旋转,旁置尾部螺旋桨(5)的桨叶经桨殼与旋转轴连接,桨殼配有挥舞铰和变距铰组成的桨叶挥舞装置,设置总距控制器操纵旁置尾部螺旋桨的总距,旁置尾部螺旋桨(5)是变距螺旋桨,机身(7)尾部设置垂直尾翼(9)和水平尾翼(10),在机身(7)尾部设置推力螺旋桨(18),旋翼的分工是:左边第一旋翼(1)和右边第一旋翼(2)负责操纵俯仰和横滚,尾部螺旋桨(5)负责操纵航向。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