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座(1)、下层移动平台(2)、剪式移动平台、上层平台(6)和托桥架(7),所述的气囊装置(4)包括气囊(49)以及水平固定于其上方和下方的气囊上板(41)和气囊下底板(42),所述的气囊上板(41)上方和气囊下底板(42)下方分别水平固定有上加强钢梁(43)和下加强钢梁(44),所述的上加强钢梁(43)和下加强钢梁(44)之间垂直设有导向柱(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举升过程平稳、不发生倾斜等优点。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卢兴才;周盛明;金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0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843312.9 |
公开号: |
CN209428041U |
代理机构: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分类号: |
B66F7/08(2006.01);B;B66;B66F;B66F7 |
申请人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2898号A区 |
主权项: |
1.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座(1)、下层移动平台(2)、剪式移动平台、上层平台(6)和托桥架(7),所述的下层移动平台(2)活动的设置于底座(1)上,并可在底座(1)上水平移动,所述的托桥架(7)用于待安装客车的前后桥的固定,所述的剪式移动平台包括剪刀右股(5)和剪刀左股(3),所述的剪刀右股(5)和剪刀左股(3)相互交叉,交叉部相互铰接,剪刀右股(5)和剪刀左股(3)之间设有气囊装置(4),气囊装置(4)充气后通过剪刀右股(5)和剪刀左股(3)将上层平台(6)举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装置(4)包括气囊(49)以及水平固定于其上方和下方的气囊上板(41)和气囊下底板(42),所述的气囊上板(41)上方和气囊下底板(42)下方分别水平固定有上加强钢梁(43)和下加强钢梁(44),所述的上加强钢梁(43)和下加强钢梁(44)之间垂直设有导向柱(45),所述的导向柱(45)包括导向套(451)和螺纹杆(452),所述的导向套(451)内部设有与螺纹杆(452)上螺纹向匹配的内螺纹槽,所述的导向套(451)套于螺纹杆(452)的管壁上,所述的螺纹杆(452)的下端垂直连接于下加强钢梁(44)上,螺纹杆(452)与下加强钢梁(44)的连接处设有电动机(46)和力传感器(410),所述的电动机(46)的输出轴与螺纹杆(452)连接,所述的力传感器(410)用于检测螺纹杆(452)与下加强钢梁(44)连接处的受力,所述的上加强钢梁(43)和下加强钢梁(44)上分别固定有气囊上钢套(47)和气囊下钢套(48),气囊上钢套(47)和气囊下钢套(48)分别与剪刀右股(5)和下层移动平台(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套(451)的轴向长度小于螺纹杆(452)的轴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杆(452)上的螺纹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小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刀右股(5)和剪刀左股(3)的下端均与下层移动平台(2)铰接,上端均与上层平台(6)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移动平台(2)为钢架结构,钢架结构下方设有轨道轮,所述的剪刀右股(5)和剪刀左股(3)的下端均与钢架结构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为方形钢管刚性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的下层移动平台(2)通过轨道轮在矩形框架的两条平行钢管上水平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平台(6)上设有上层导轨(61),托桥架(7)通过上层导轨(61)在上层平台(6)上水平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桥架(7)的水平移动方向与下层移动平台(2)的水平移动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加强钢梁(43)和下加强钢梁(44)间还垂直设有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用于抵消螺纹杆(452)转动时对上加强钢梁(43)产生的扭矩。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